苏东坡的奇遇人生-09徐州
今年十年,苏东坡刚到徐州的那一个中秋节。那个中秋节是苏哲和苏轼兄弟俩阔别七年之后过的第一个中秋节。8月15的第二天,苏哲就告别了哥哥,去南都走马上任。五天之后,黄河大水就濒临徐州城下。
连续三个中秋都在苏轼的创作者里流放。第一个中秋是在超然台上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二个中秋是在徐州的古汴河上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第三个中秋在徐州的黄楼中秋月记子由。
40周岁那一年,苏轼在徐州过了一个圆满的中秋节,家人都在,包括大儿子苏迈和他的新婚太太,还有更重要的老弟苏辙。在苏轼在诗中称苏哲是老弟。苏辙写词抒怀,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离别一喝酒七度过中秋苏轼、苏辙七年离别不见,这是第七个年头的第一个在一起过的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东吴就是密州所在的诸城,不胜愁的明月就是苏轼去年把酒问青天的明月。其一,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上鸿雁起荆州。徐州的古称彭城,那哪想到可以在徐州同游清河船上有凉州起沙洲上有鸿雁。
当年2月,苏哲在黄河边接到了离任密州的大哥,兄弟俩重返京城,有旨不让进国门。所以兄弟俩借助这范镇的公园,四月同行到徐州,相伴半年之久。在徐州,苏哲坐镇苏轼的官邸逍遥堂,也有百余日了。8月15是圆满的团圆日,但是明天第二天又到离别时候,苏娥无赖西去成都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依旧照离忧。月亮总要无奈的膝下,月亮不曾为谁留下过今夜清雅之夜,明天我要孤帆远行,月亮依旧照耀我的离筹。
第二天苏哲就要离城去南京。北宋的南京是今天的商丘。苏哲去那里做签判,相当于苏轼在凤翔做的官职,南京留守司的秘书长。苏轼觉得苏哲的词过于的悲凉,自己也做了一首水调歌头,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中年亲友最伤感,而且音乐可以舒缓一下离愁。一旦功成名水准,你东环海盗扶病入西州,一旦一号成功,一定尽早返乡。睡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家畜则持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唯酒可忘忧,早做打算,故乡很远。
听着西凉的乐曲,苏轼又做了一首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月亮啊没有云彩遮挡,白玉盘一样的散发着清寒的光,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事业很圆满也不会长久。这样的明月明年在哪里看呢?
第二年的中秋,还是中秋,但是没有苏哲了。苏轼病在中秋。苏轼技师给苏哲三首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