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奇遇人生-14庐山
苏东坡在庐山留下了几首诗,根据苏东坡本人开的清单,一共七首,一首打油诗,三首初入庐山,两首风景诗写庐山瀑布和三峡件。还有一首就是众所周知的题西林壁。
苏东坡的庐山史是一个长篇,绝非一首题西林壁那么简单。何况即使是题西林壁,也有很多问号可以摆一摆。题西林壁短短的四句,其中的第二句,这有四个版本,教科书上的版本是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清代查慎行的版本,远近高低种不同,这是清代王文告的版本。原有的东坡版本呢,也有两种,东坡志林是到处看山了不同。东坡集的版本是远近高低无异,同本科学哪一版本呢?到处看山了不通,为什么呢?因为苏东坡给自己的庐山诗写了一篇官方版本的记游庐山,开立了自己的庐山作文清单,交代了自己跟庐山不得不说的那些事情。这当然是一个简本,不是完整的苏东坡庐山石。
如果论起苏家的庐山游览史,苏东坡只能排到第三名。第二名是苏哲,排第一名的是苏洵。元丰7年4月24日,苏东坡抵达芦山,入住圆通寺,第二天是苏洵的忌日。我们为什么能够知道这么确凿的信息呢?因为信息源是苏东坡自己的诗歌日记,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4月24日晚至宋元明日,先君即日也。圆通寺是我老爸游览过、居住过的地方,我住到这里的第二天,恰恰是他老人家的忌日。我写了一篇寄语献给圆通寺的,可先登楼可见。长老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宝盖飞下落地的地方就着了火,这不是祥瑞吗?于是我做了一首诗。
圆通寺还有一个四川记观的和尚,他说他认识我老爸。苏东坡在其圆通诗中写道,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他是头一回到庐山。
初到庐山,苏东坡自我设限不写诗。结果发现庐山有一大票的自己的粉丝,山里的生人熟人都认识他。苏东坡一高兴,破戒写了一首诗,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是故侯,穿着草鞋,拄着青竹拐杖,我身上只带了1.0花钱。奇怪了,这么一座深山里,每个人都认识我苏东坡。确实奇怪,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没有网络,怎么就冒出一山的苏东坡粉丝呢?
初到庐山,苏东坡停留了三天就南下荆州,就是江西的高安去看苏哲。这两个老兄弟四年多没见了,甚是想念。苏东坡在荆州苏辙的东轩住了十天,然后再度返回芦山,这一回住在庐山之南。由此开始苏东坡的庐山正经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