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心理课-12“将相和”启示人们:得理还需饶人
另外我重点要讲一下宽容?和中国的树导在人际沟通、人际协调里面一个非常极致的一种做法就是要宽容对吧?我举个例子,我们北师大有个教授叫启功,前几年刚刚去世,活了九十多岁。其中是皇族爱新觉罗氏,对吧?是书法家、文学家、鉴定专家,这个在在这些方面都很擅长。
人际沟通心理课-12“将相和”启示人们:得理还需饶人
另外我重点要讲一下宽容?和中国的树导在人际沟通、人际协调里面一个非常极致的一种做法就是要宽容对吧?我举个例子,我们北师大有个教授叫启功,前几年刚刚去世,活了九十多岁。其中是皇族爱新觉罗氏,对吧?是书法家、文学家、鉴定专家,这个在在这些方面都很擅长。
经常有人故宫博物院或者什么请他去鉴定书画。有一次人们请他去鉴定,拿出一幅字,这个字落款就是气功。说启先生您看看这个字,我们看又像您写的,又不像您写的,我们看不清楚您自己写的,您一定能够知道这是不是您写的一个条幅。济公看了看,后来说说我写东西太多了,我也不记得写这个东西写没写过这么一个条幅了,对吧?这个说不清楚。回到家里,他跟身边的人说说那个是赝品,假的不是我写的。我为什么当时没有,就是一下子就说这不是这个假的,为什么说那字写的也不错了,人家练到这地步也不容易,给谁都得留一个吃饭的饭碗,对吧?也许他知道有这么大的事,我去看了没有给他说破,也许他以后就改了,吧?
也未可知,这个就叫做宽容,就叫做数。所谓数是什么呢?数是得理还需让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也让他三分,这个叫数道。
中国最最典型的一个故事就是廉颇蔺相如将相和。蔺相如出使多次立功,皇帝给了他很高的地位,廉颇就不服了,说你干什么了,你就凭你那两片嘴,对吧?这个做了那么点事儿,现在跟我的地位一样。我们这可是流血牺牲厮杀出来立的功,才有今儿这地位,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你那点东西算什么不服,对吧?于是处处闹别扭,蔺相如出门他就给人挡道,那人拐个弯绕个道,他又去挡着。下边人都看不惯你都都有点不理解了,说您干嘛?你也是宰相对吧?干嘛这么让着他,他这么欺负咱们,不对。
蔺相如讲这个大道理,说这个将相和别人不能小看,没人敢侵略我们。如果我们两个争执起来,不管谁对谁不对,对吧?对错很难说的,不管谁对谁不对,那那别人就会趁虚而入。好了,这话传到廉颇耳朵里去了,廉颇也觉得自己做的不对,本来就是他不大对,对吧?于是负荆请罪留下了一个成语,然后留下一个美好的故事。
这个过程我们现在都知道,负荆请罪都知道,最后是这么一结果。这个过程的前面,我觉得你们想想,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点,对吧?前面是对方错了,对方做的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