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陆的文明之路-16拿破仑2:《拿破仑法典》的意义
在上一讲我们聊了拿破仑大陆体系的失败对于国家体系的意义。同时我们也提到拿破仑还做过一件对于现代国家来说很重要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是制定包括民法典在内的一系列近代法典,其中的民法典通常就被称为拿破仑法典。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部法典。
欧洲大陆的文明之路-16拿破仑2:《拿破仑法典》的意义
在上一讲我们聊了拿破仑大陆体系的失败对于国家体系的意义。同时我们也提到拿破仑还做过一件对于现代国家来说很重要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是制定包括民法典在内的一系列近代法典,其中的民法典通常就被称为拿破仑法典。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部法典。
拿破仑是1799年通过雾月Z变成为三执政之一的。三个执政中,事实上只有他这个第一执政掌握实权。同年制定共和8年宪法,不但在事实上,而且在法律上赋予第一执政权权,可以连选连任,其他两位执政具有发言权。然后在1802年修改宪法,将第一执政改为终身执政。
1804年,议会授予他世袭皇帝的称号,并经过了全民投票,拿破仑成为了法兰西帝国的皇帝。同年,教皇又为拿破仑加冕。这是拿破仑取得权利的一个大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一边指挥打仗,一边治理国家,制定许多重要的法律。比如,1804年通过了民法典,1806年通过了民事诉讼法典,1807年通过了商业法典,1808年通过了刑事诉讼法典,1810年通过了刑法典。可以说,这五典构成了一个社会市民生生活秩序的基本框架,不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还是民法典。拿破仑在第二次征服意大利之后,就开始制定民法典,1800年,那时还是第一执政的拿破仑发布了决定,成立了一个由四位学家组成的其他委员会,他的意图是要让这部法典成为法国及其占领地区的基本法律。经过四个月的工作,委员会形成了法定的草案,拿破仑将草案发给各个法院征求意见,并通过参政院的专门委员会根据各方意见来修改和完善草案。
与后来那些大权独揽的治国者相比,拿破仑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例如德国的俾斯麦作为帝国的首相,事实上手握实权,但俾斯麦对法学家们那种技术性的讨论完全无法理解,他甚至觉得世界上怎么会有人耗费精力去讨论那么无聊的问。拿破仑则不同,他本人经常出席参政院讨论法典草案的委员会讨论。据统计,在一百多次会议中,拿破仑亲自主持了其中半数的会议,而且他的讨论还能够让学家大惊失色。这不仅是因为他对各种立法材料细心阅读,而且他很早就具备了罗马法的知识。早年,拿破仑曾经因为某个事情被关了禁闭,在禁闭期间偶然在禁闭室发现了一本罗马法大全,这是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编篆篆的罗马法精华,是所有欧洲法学家们共同的知识财富。拿破仑不仅逐字逐句读完了他,而且因为他的记忆力惊人,在他主持民法典草案讨论的期间,还能当着法学家们的面随口加一个阵营。虽然他不是法学专家,但这种能力确实引起了法学家们的敬佩。
拿破仑对立法的直接干预,对于成功的制定民法典应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拿破仑的这次立法之前,G命后的法国已经经过了十年时间,始终走在制定法典的半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