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23人生苦短,寄托来世
之前的节目中我们也聊过原始宗教,在秦汉的部分,我们也聊过当时的古人是如何看待生死的。其实我觉得接受一种宗教就等于接受了一种生死观。我们从原始社会一直聊到现在,我想可能早期的人们并不一定就那么肯定人总是要死的这件事,所以当时的人渴望着羽化升仙。秦始皇汉武帝寻访所有他们觉得能找到神仙的地方,希望可以找到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而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也不知道具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似乎也开始怀疑人是否可以永生,也慢慢接受了死亡的结局。哦于是今天我们读魏晋时期的诗文,总是被一种人。将苦短的忧患所打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无疑是一种清醒的悲观,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觉醒。嗯。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既于事,烟忽若飘尘。
章节标题 | 时长 | 讲师 | ||
---|---|---|---|---|
25:50 分享 | ||||
25:50 分享 | ||||
25:43 分享 | ||||
24:08 分享 | ||||
25:51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