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25科举制度下,白校书郎与李县尉之大不同
唐朝贞元十六年,一位诗人考中了进士。当时在长安通常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上千名学子,其中考中明经的有一百人,最后中了进士。往往只有三十人左右。这一日,这位诗人和同时考中进士的十七人一起在雁塔提名,他非常得意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慈恩塔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这一年这位少年已经二十九岁了,而他十六岁开始就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并写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有声的名句。也许这时候你已经猜到他是谁了,他就是白居易。今天我们就跟随诗人白居易来了解一下,初建于隋,成熟于唐,又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鉴于考试这个话题,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个讨喜的话题,为了让大家好接受,我尽量聊得轻松愉快些吧。欢迎来到博物馆有的聊之神器的古代中国史,我是明华。
|
|
章节标题
|
时长
|
讲师
|
---|---|---|---|---|
|
|
25:43
分享
|
||
|
|
24:08
分享
|
||
|
|
25:51
分享
|
||
|
|
26:38
分享
|
||
|
|
24:30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