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经典选读-25意义表演和微型写作拉罗什富科 《箴言集》2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聊拉罗什夫科的经典著作箴言集。上一讲说到法国文学批评家罗朗巴特说拉罗什夫科的箴言是意义本身的表演,是有逻辑性的小小戏剧。那么巴罗什夫科具体都是怎么表演的呢?
我们可以从他的箴言里总结出5种最主要的表演手法,分别是对比类比、语出惊人、巧见、联系和夸张。首先是对比。比如他说X恶和善良都有自己的杰出人物,在这句箴言里,X恶和善良是两个对立的极端,形成了对比,然后都导向了同一种概念,就是杰出人物。又比如他说伪善是恶行向美德表示的一种敬意,恶行和美德形成了对比,也导向了同一种概念敬意。但是这个时候他并没有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敬意。这里的概念是模糊的,不过意义清晰,并不是真言的目的。虽然我们不清楚在这句话里敬意的具体含义,但是我们还是能明白这句箴言的意思,他说的是做坏事的人总是伪装成在做好事的样子,所以也从侧面说明了善的力量是向善的一种致敬。
比如在Z治领域里,就算是专Z国家,也必须把自己打扮成民主的样子。这句箴言里,恶行和美德形成对比,又被伪善联系到了一起,如果用俗话来说,其实这箴言就等于邪不压正,但是虽然邪不压正的说法也很言简意赅,也有对比,但是却没有一个像伪善这样的含义去引导,和箴言比起来少了一点戏剧性。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为什么拉罗什夫科的箴言会被叫做意义本身的表演。另外,在拉罗什夫科的对比里,对比本身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比如他说,人人都抱怨自己的记忆力,却没有人抱怨自己的判断力。记忆力和判断力并不是对立的,不像X恶和善良,或者恶性和美德直接形成了对比。那么这句箴言里对立的是什么呢?
其实对立的是我们对记忆力和判断力的态度。人人都在乎记忆力,却没有人在乎判断力,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另外,人人和媒人也产生了对立,这种讽刺和警示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巴罗什夫科的第二种表演手法是类比,这是一种常见的哲学修辞,一般是用一件熟悉的事情说明不熟悉的事情。比如灵魂的疾病,就像身体的那些复发的疾病一样,当我们自认为病好了的时候,常常只是病痛的间歇或者转移。又比如精神上的缺陷,就像是肉体上的伤口,不管你怎样细心治疗,那些永远存在的疤痕随时都有重新裂开的危险。这两句箴言都是用我们熟悉的疾病伤口来解释我们不熟悉的灵魂和精神上的伤痛……
龙爸开讲关注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