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课堂-29培养与世界对话的CEO,从“家庭理事会”开始
谁应该掌握家里的话语权?听众朋友大家好,很多家长对美国父母和孩子之间常常签订契约很感兴趣。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怎么在家里办一个家庭理事会。
怎么能让孩子听话可能是很多家长感觉最头疼的问题。为了让孩子听自己的话,用时下的语言来说,长也是蛮听的了。有的采取唠叨战术,天天讲,时时讲,带着机会讲,逮不着机会也讲。有的采取因利导战术,就事论理,以小见大,由近及远。有的采取迂回包抄战术,声东击西,旁敲侧击。有的采声调攻势,语重心长,声泪俱下。也有的干脆就棍棒伺候。我跟不少留学生打过交道,碰到有些需要长点头的大事儿,不止一个。小留学生对我说过,根本没必要问我妈,我说什么我妈就说什么,关键我同意不同意,不是我妈同意不同意。
谁掌握着中国家庭的话语权?父母孩子。我们暂时不继续这个话题。让我先来介绍一种一些美国家庭用的家庭教育管理模式,也就是家庭理事会。这个家庭理事会模仿社会契约论,让父母和孩子都放弃己的部分自由和权利,把这部分话语权转换为家庭理事会共同约定的规则。父母和孩子双方共同遵守个规则。简单的说就是孩子的生养教育问题和家庭事务的话语权交给了家庭理事会。
下面是美国家庭理事会的具具体做法。首先,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家庭理事会的成员,理事会的主实行理事会成员轮流制,每一次会议换一个主席。在开始的两三个月内,每周召开一次家庭理事会,事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到会,如果会期改变,必须通知到每一个成员。以后再根据需要不定期的召家庭理事会。
所有家庭理事会的成员需要达成协议,也就是所有讨论的问题仅限于理事会,不得背着理事会另行论。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在理事会上去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去倾听每个讨论。当每一个成员都有倾听的机会,而大家又不能就议题提出被所有成员接受的解决方案时,理会主席应该动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方式来决定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的有效期应该在下一次理事会召之前。如果有人提出来解决方案,也可以重新评估。不管是提出或者是没有提出,重新评估的成员都须信守理事会同意的方案。
为了限制家长的天然权利优势,父母必须注意,不能利用家庭理事会的机会大肆发表演讲,不得把自的解决方案强加给理事会,不得指责其他成员提出的解决方案只能起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