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应该这样学-05《弟子规》究竟要不要背
在长假里你有没有给孩子报什么班呢?是去学习人工智能或者电脑编程,还是学唐诗三百首,或者是读一些经典名著?
最近几年除了奥数和英语之外,有很多的大人觉得需要把小孩子送到国学班去学习。那国学班教的到底是不是国学,大人好像也并不很知道。反正那些老师看起来穿着汉服唐装,拿一些文言文给孩子背,那就当他是国学班了。据说中国现在有成百上千个国学班,在这些国学班里,绝大多数似乎只教三字经、弟子规。有时候我觉得很奇怪,一个弟子规1080个字要教半年,他到底是怎么教的?
前几年,我们的学生做过一个社会调查,了解了三四个城市的一些比较知名的国学班。有些学生本来是国学爱好者,可他们调查了国学班之后就很生气。因为他们发现这个国学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第一个不一样是他们会发现有些国学班不让问。我们的学生拿着民G学者杨树达、钱穆和现代学者李泽厚的论语著本去问这些国学讲师说,你看孔子这句话,这三个人解释的不一样,你说哪个才是对的呢?那这几个国学讲师他们连书都不愿意看一眼,就说你不要来问,因为我们是因信成义,你相信他就灵,你不信他就不灵。因信称义这个词是从基督教来的,但哪怕在基督教里面,也不是说你不要知道圣经讲的是什么,你把它背出来就好了。
基督教也要求对于圣经的理解和质疑。在中世纪的时候,基督教不鼓励平信徒直接读圣经,可是宗教G命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给每个信徒以自己的方式自由理解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于是思想就解放了,科学和人文主义就发达起来了。
在中国的传统中间,也从来就没有说你不要问,只要背。我们看论语就会知道,孔子也非常鼓励学生提问和辩论。葛兆光先生写过一本书,叫做中国经典十种。在这本书里讲的十种中国经典是,周周易、论语、老子、三里、淮南子、史记、说文解字、黄庭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坛经。可是中国经典远远不止这么多,而弟子规只是对于论语的学而篇的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25个字的发挥,论语总数11705个字,弟子规等于只讲了论语的468分之1,还讲的不太好。如果他都值得花半年去学,那么我们要花234年才能够学完论语,更不要说其他的中国经典了。所以我觉得在上面花很多很多的时间,那真的是不太值得……
龙爸开讲关注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