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应该这样学-23汉服美美哒,古时候读书都穿它?
我们今天来讲一讲汉服。以前我们讲过小朋友上读经班这件事,我就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可是我觉得更奇怪的是,为什么有很多读经班还要让小朋友穿着汉服读经呢?
国学经典应该这样学-23汉服美美哒,古时候读书都穿它?
我们今天来讲一讲汉服。以前我们讲过小朋友上读经班这件事,我就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可是我觉得更奇怪的是,为什么有很多读经班还要让小朋友穿着汉服读经呢?
今年在好几个城市都有学校在孔子诞辰的一天举办祭孔仪式,也穿着汉服。可是每当这样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错乱。因为在这样的场合里面,穿汉服显然不是一种时装表演,也不是娱乐,而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它严肃在哪里呢?因为中国古代是个等级社会,重视男女长幼的分别,而着装就是来着表达这种等级和性别的划分的。所以着装的符合规范、符合理智在古代就很重要。可是在我们现在社会里,着装主要是个人的选择,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对规范性的要求就没有这么严格。那我错乱的是什么呢?就是在这些国学班和祭孔仪式上的着装,它既不符合古代的要求,又不符合现代的要求,那它到底是一个什么四不像呢?所以我就觉得很错乱了。
那为什么说在这些读经班和祭孔仪式上的着装不符合古代的要求呢?首先如果我们去看各个不同的读经班穿的汉服,或者不同城市、不同学校的祭孔仪式上的汉服,会发现他们的形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看起来像明朝的衣服,有的看起来像唐朝的衣服。有的是古代的礼服的形式,有的是古代的常服的形式,还有的衣服是唐朝的,可是帽子又是汉朝的那这样的乱穿真的是不符合任何一个时代的理智。还有一个更加错乱的就是所有在这些场合出现的汉服,全都是男性的式样。不管你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不管老师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都一样穿。如果我们觉得传统着装是传统礼制中重要的一部分的话,那这种跨性别的乱穿真的是可以让孔子在坟墓里气得跳起来,然后表示你们是要造F吗?你们是要天下大乱了吗?
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诗经的这个背风里面的一篇叫绿衣,就说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何为其以?这段话就讲到了春秋时代一式的礼制。那个时候以H色为正色,绿色为咸涩。正常的做法是用H色来做外衣,绿色来做里子。可是这里以绿色的布来做外衣,H色的布做里子,就用来比喻尊卑和贵贱都颠倒了。颜色的颠倒尚浅是这样不可以的那男女的颠倒不就是更加严重了吗?那为什么我们现在会这样子跨性别跨时代的乱穿?
一个是对于中国古代的服饰史不了解,不知道自己穿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