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儒林外史》-10自由|入世还是出世
前两讲我把文人说的挺苦的,其实那是条窄路,仅限于狂热的理想主义者才会走在一个糟糕的年代,不想这样苦,也不想扭曲自己的人格尊严,该怎么办呢?我猜你也想到了一个文人常见的办法,做超脱高雅的隐士。吴敬子是既遵守儒家伦理又神往六朝风度的,经常在诗里自比嵇康、阮籍这样不拿礼教当回事的魏晋隐士,这是不是他思想分裂呢?不是的,嵇康等人嘲笑礼教,恰恰是因为重视儒家思想,不满当时那些利用和歪曲儒家礼法的人。也就是真说的人不在乎,逼着真在乎的人不说了,干脆退出官场,保全自由。这一点,吴静子和姬康是相通的。
|
|
章节标题
|
时长
|
讲师
|
---|---|---|---|---|
|
|
11:19
分享
|
||
|
|
11:33
分享
|
||
|
|
10:15
分享
|
||
|
|
11:28
分享
|
||
|
|
10:27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