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课本里的古诗词-48《凉州词》唐朝人怎
今天我们来讲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之前咱们讲过王翰的凉州词是吧?就是葡萄美酒夜光杯都叫凉州词。这个凉州词不是题目,而是音乐的题目。之前咱们说过这个话题,那么凉州词在这个音乐的题目底下,不同人会填上不同的歌词。那么这些歌词,往往都跟边塞有关。因为凉州在今天的甘肃,在当时唐朝的边疆地带。
今天咱们不多说,直接来读这首诗,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一句会让人想起李白的一个名句,叫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咱不妨对比一下,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动态的黄河,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是一个静态的黄河,同样都非常的有气势,一个是大动图,一个是大画面。
那么我们就得想一想,李白为什么要把黄河写的那么动荡呢?天上来,然后奔流到海不复回,好像一眼看到了黄河的上流到下流,前世到今生,而这里王之涣却没有这么做,为什么?不要忘了李白那首诗是要给喝酒助兴的,是将进酒里面的。所以上来就是一个滚滚波涛的这样一种形象来表示。时间不断流逝,人生就是这么奔腾。我们喝酒,鼓舞自己,鼓舞自己的朋友,大家一起及时行乐,有酒就喝。这是李白当时的感受。
而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呢,他不是为了感慨人生,他是为了描述边关的画面,上来就是一个静态的画面,黄河远上白云间,遥遥的白云之间下来一条黄河,他不是为了强调黄河的滔滔不绝,气势恢宏,而是呈现出一个辽阔的边疆背景。黄河的源头有多远啊?那离凉州还有很远很远,一直到白云间,上有白云,下有黄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要写什么呢?这个目光,这个视野一点一点缩小,先是最大最远的黄河远上白云间,然后开始缩小。一片孤城万仞山,这已经变小了。黄河白云可以说是啊几百平方公里都在里边,但一片孤城万仞山明显变小了,一片孤城。
这个片不是说有一片房子,那个片,这个片是片段的意思,我们不妨理解成就是一座孤城。这么一座孤城坐落在黄河白云之间,那它的对面是什么呢?是万仞高山。这个山很高,非常的险要。那么一般来说,在边关地势险要的地方,就会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这个孤城和万仞山都是在强调戍守边关的这些将士所居住的环境是多么的孤高,多么的危险,又是多么的悲壮。四望无人,只有无限的黄河、无限的白云跟万仞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