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经典共读-08|2.1|文以载道,雅俗有别?
今天这一项我们终于离开了地狱,来到了人间。我们一起来读薄伽丘的10日谈。这本书也经常被人们和神曲一起提到,被人们称为人曲。
薄伽丘的全名叫乔凡尼薄伽丘,他出生于1313年,死于1375年,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作家、诗人,主要以故事集十日谈留名于世。他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父亲是一位商人,家境富裕,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薄伽丘是才华横溢的多产作家,写过传奇、叙事诗、史诗、短篇故事集等各种文体的作品,但它主要还是以散文体的故事闻名。这里说的散文体是相对于诗歌来说的,不是我们今天熟悉的那种抒情、言志、游历、感叹人生的作品,而是用非诗歌体写作的任何作品,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说故事。石潭就是这样一本说故事的书。石玉潭讲的是当城市里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时,一群躲避遇难的年轻人跑到了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因为很闲,就为了打发时间互相讲故事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一个背景是在当时1348年欧洲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黑死病横扫了整个大陆。
薄伽丘在10日谈的开头就描述了瘟疫对他所在的城市佛罗伦萨的影响。有的人死在街上,有的人死在自己家里,人们不再照顾自己的家人,母亲远离自己的孩子关上了门,丈夫和妻子担心感染,在单独的房间里做着祷告。文艺复兴文学专家韦恩瑞布霍恩对于这场灾难是这样描述的,佛罗伦萨人将最近逝去的亲人尸体从他们的房屋中搬出来,放到前门旁边。到了第二天早上,任何经过的人都会看到许许多多的尸体。当墓地里所有的坟墓都满了的时候,人们就在教堂的墓地挖巨大的壕沟,把数百个尸体堆放在里面,层层叠叠,就像船上的商品一样。每个人都盖着一点泥土,一直到沟渠也已经放满为止,商店也空着,教堂也关闭了。估计整个佛罗伦萨和周围乡村有60%的人口都死亡了。
就是这样一个情况下,有一天做完弥撒后,有七位年轻的女性朋友决定到到乡下的庄园去避一避。他们的年龄都在18岁到28岁之间,是家境优渥的大家闺秀。同时他们还邀请了三位年轻的绅士一同前往。到了乡下的庄园后,这十位青年的男女约定,在早晨和傍晚,他们会散步、唱歌,吃好的餐点,并配上上好的葡萄酒。他们会坐在一起,每个人讲一个和当天约定的主题有关的故事,比如慷慨、宽宏大量、聪明这样的主题。他们要在庄园里消磨两个星期一,共是14天,两天用来处理个人的事物,两天用来履行宗教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