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人生。
现在似乎学点心理学,已经成为一种很时尚的事情,就像跑半马、登珠峰一样。那么,学习心理学到底有什么用呢?学了它一直会让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吗?
虽然我不愿承认,但是我确实不太确定。但至少有一点我是有把握的,就是学会心理学可以让我们更加贴近最真实的自己。我们可以把身边的人与事看得更清楚,并且为人生和周围的现象提供一个答疑解惑的理论体系。
你可能会说:心理学有这么牛吗?
当然。
比如你刚刚结束一段沉浸式爱情,还没有从那段感情中走出来,还会时不时就会想起自己的前任。难道真的像歌曲唱得那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吗?
蔡格尼克效应会告诉你:得不到的东西竟究是什么,会对你有什么中长期的影响。
或者你作为一个朝九晚五的打工仔,辛辛苦苦却晋升无望。那么,我问你:即便做好了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就一定成功吗?心理学中的帕累托法则就会告诉你这其中的原因和原理。
有可能你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倒霉蛋,只要不带伞天就会下雨。你一直在怀疑自己就是一个倒霉的人,生活总是跟我过不去。心理学告诉你:千万不要这样想,墨菲定律会给你解释清楚。
假如你是一个十分害羞的人,只要是在人多的场合,就会张口无言、举足无措,觉得全场的人都在盯着你看。难道这是真的吗?
要想搞清楚这一点,你得明白心理学中的聚光灯效应。
倘若你刚刚晋升为爸爸或妈妈,那学点心理学就更有用了。比如你家的小宝到哪儿都会带上一块小红布,你可能会担心他会把这块红布带上一辈子。其实不用担心,这个红布不过是孩子的过渡性客体罢了,这种表现刚好是孩子走向独立的一个标志。
……
实际上,心理学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常常陷入到一些幻象之中。那么,到底人生幻象是什么呢?
一句话说,就是由于我们的无知或者错误的思维方式,从而对外界产生了种种错误的认知和看法。
之所以会这样拧巴,因为世界本身就是复杂多变的,正如老崔唱的“不是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杂乱无章的各种信息之中,从而双眼变得迷离而看不**相。
可怕的是,个体很可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变成了一个认知上的无知者。我们再也不想审慎地思考,而只想通过直觉来判断和做出决定。
曾获得过诺奖的丹尼尔教授提出过两种信息加工方式,上述的直觉判断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来打个比方。你看到别人微笑就会开心;网购时,会不由自主地看销量最高的产品;约会时,只要有心动的感觉就会误认为好是爱情……
你看,这些思维很简单,以此做出判断会让人轻松,可是,其中有着太多的不理性,或者说在那个过程中,我们只不过是存在于自己的幻想这中,所以很难做出客观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