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科普课
提到抑郁症你肯定并不陌生。
面对这么一种凶险的疾病,我知道你肯定有好多担心。我想你肯定会担心自己是不是会被这种疾病击中。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在我们身边,在新闻里,在社交网络中,我们看到听到的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了。
确实是这样。根据统计,全世界已经有3.5亿人被抑郁症困扰。每个人在一生当中患上一次抑郁症的比例超过了10%,而这些数字还在快速上升。
抑郁症真的离我们不远,甚至可以说就在我们身边,那我们自然就会担心:
我自己会不会被这种疾病击中呢?我经常会有抑郁和不开心的情绪,我这是抑郁症吗?我应该现在就去寻求医学帮助吗?或者我该做点什么才能远离这种讨厌的疾病呢?
这些担心不光你有,作为生物学家的我也照样有。然后我想你还会担心不知道怎么去帮助那些已经患上抑郁症的亲人和朋友们。
长期以来抑郁症都是一种被广泛的忽视、压抑、误解,甚至是污名化的疾病,很多人对他都缺乏基本的理解。抑郁症患者常常不仅要忍受自己身体和情绪的折磨,还要忍受来自别人性格脆弱矫情,就是自己想不开之类的非议。这时候他的痛苦可能会成倍增长。
我们会希望自己能够理解它们,帮助它们。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因为不理解这种疾病的本质,很难体会身边抑郁症患者们的感受。也因为不理解,我们很难去有效的帮助它们。
面对它们的时候,我们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的关心和安慰会不会伤害到他们呢?我该积极主动的关心,还是该在远处默默祝福他们呢?我该给他们发送一些疾病相关的信息吗?我该鼓励他们去看医生吗?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担心。
最后我知道你可能还有一层担心,那就是:
对于这种疾病人类真的理解吗?我们是不是完全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呢?
目前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吗?是不是得上这种病就没救了,只会越来越严重呢?
围绕这种疾病,有那么多信息,那么多讨论,那么多经验,有多少值得我信赖呢?
你所有这些担心都很正常,你所有这些担心我也都理解。但是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我要告诉你的是,就在当下,抑郁症已经大概率是一种可以被我们征服和和消除的疾病了。
首先认识抑郁症,我们有办法关于人脑的工作原理,关于情绪的本源,关于抑郁症的发作,人类已经在各个认知层次获得了非常深刻的理解。心理学上的认知模式框架和社会关系框架都能对抑郁症做很好的解释。
神经科学也分别利用大脑结构、神经信号和神经环路三个策略,获得了对抑郁症相当本质的理解。就连在最根本的生物进化层次上,人类也已经发现了负面情绪的价值,以及抑郁症越来越流行的原因。总而言之,从心理学到神经科学,从大脑结构、神经信号到神经环路,从临床医学到进化论,不同领域的最新认知已经帮助我们勾画出了这种疾病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