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龙爸开讲
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可以这样轻抚Ta……
说得过分一点,大多数父母都是不合格的,世上千千万万种职业都有大学可以学习,有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父母却无职业认证也无专业的大学可以去学习。
因此,当孩子出现愤怒、沮丧或压抑等负面情绪时,父母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如何去安慰。
其实,化解孩子情绪并不复杂,身为父母者,只需要掌握住两个重点:
孩子最大的负面情绪是害怕——担心被遗弃、担心父母不爱自己、担心自己做不好;
孩子最大的心理需求是安全。
01 无法排解的负面情绪,只会损害身心健康
这一点是作为父母者都必须知道的。
孩子在成长中,假如这些心理的负面能量没有被成功的疏导,它们就会郁积在孩子的体内,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身体和心理,还可能为Ta日后的一生都留下阴霾。
可是,家长该怎样帮助孩子排解负面情绪呢?
最简洁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身体的接触来化解情绪,令人惊喜的是这种方式还会带来意外的益处。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负面情绪爆发的过程:
当孩子为负面情绪包围时,比如他们受到不明事物的威吓、对于新生事物的害怕,或者被师长所批评时,他们会不由自主的在心里出现一种紧张的状况。
整个身体和心灵都会绷紧得像上紧的发条,肌肉僵硬、浑身凉冷,眼睛会不自觉的瞪得老大,嘴唇紧抿起来、拳头紧握手心微汗……于是,孩子的心门会关起来处于严密的防御状态,如果不及时予以处理,它将很难再打开。
更令人担心的是,强大的心理负能量,如果没有适时被排解,就会形成物理伤害,引发肌肉、关节等部位的僵硬,还可能引发胃病、心脏病以及其他五花八门的疼痛或疾病。
这种病态的根源在于身体不仅仅受意识控制,还会受到潜意识的影响。
虽然潜意识有些难以捉摸,可是它们的能量过于强大,对于身体的影响和对于记忆情感的影响,会大过意识几千倍。
因此,负页情绪总是本能的伴随着身体的异常——
容易生气的人,他的肩颈部通常会是僵硬的;
总在自责的人,他的腰部常常会酸痛;
容易抱怨的人,他的胃部可能出现病变……
02 化解情绪的伤害并不难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情志与脏腑经络有关。
过多的情绪能量会成为身体的障碍,心理或经络堵塞就会引起疼痛,身体就会失去平衡。
正所谓“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伤心的心”、“担心肾受损”!
简单地说,人体内情绪的流动是通过神经、经络、体液或其他传导组织来实现的。
如果有突然的、强烈的或持久的情绪刺J,体内就会出现大量的能量来回传导,这种透出必然超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导致生理机能的紊乱、瘀滞。
这些异常从体内表现在身表时,会出现各种异常反应——疼痛、抑郁、腹泻等,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情绪冲击导致身体反应异常,在儿童身上尤为明显:当孩子受到惊吓、感到不安或持续处于压力之下时,他或她可能会出现发烧、腹泻,甚至出现一些难以识别和治疗的疾病。
处理办法其实更简单,因为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其实是单纯而透明的。
孩子最大的担忧是害怕分离,失去安全感。
因此,父母只需要给予足够的爱的安慰,甚至不需要专业的治疗师或专业的**手法,只需母亲把双手放在孩子的身体上,进行适度的**即会收到不俗的效果。
特别是对于幼儿,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复杂的语言,周围人的说话语气和身体姿势对他们有更重要的影响。
因此父母的身体接触远胜于言语交流。
因此,经常把孩子拉进怀里,拥抱他,呵护他,哪怕只有几分钟,哪怕你什么也不说,都能让他感受到被爱,让他放松,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和紧张感,迅速可以得到缓解。
03 这样**最有效
比如:
腰部为肾之腹,为生命产生之所。
**这里,您可以为您的孩子补充能量。每天花一点时间将孩子抱在怀里,轻轻**他的腹部和腰部,可以帮助他放松,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让他更有安全感。
**孩子胳膊、腿的内侧,以及手掌、脚底,也有助于打通情感通道,有利于孩子心理能量的恢复。
当孩子突然受到惊吓时,僵硬的恐惧能量会在体内积聚。
这时候不妨沿着脊柱左侧、肩胛骨之间的一条竖线水平移动韧带和经络,让这个位置再次变软。**胸部,也就是膻中穴的位置,顺时针方向**,有助于宣泄情绪。
当孩子感到悲伤时,将你充满关爱的双手放在大椎穴。
即使孩子一直哭,手也不需要动。
母亲手的温暖,轻轻的轻抚,就能自然地溶解僵硬的能量。
这样做也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背后有一股支持的力量,这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
如果孩子哭得太厉害,不妨把手放在他的背上,沿着脊柱从大椎穴往下,大面积**。
**范围可以影响脊柱两侧的膀胱经并到达命门穴,可以有效化解情志能量。
当你的孩子害怕时,把手放在孩子的脖子上。
当您的孩子感受到支持时,恐惧就会减轻。
同时,可以将另一只手放在他的下腹部,慢慢地揉搓。
这个区域与肾脏相连,恐惧的情绪常常被困在这里。
当这种恐惧随着摩擦而向上推时,孩子可能会通过哭泣或其他方法释放它。
如果孩子神经高度紧张,比如白天玩太多,晚上无法平静或入睡,妈妈可以将孩子抱在怀里,把手放在孩子的颈椎和背部之间。
然后他对孩子说:“深呼吸,和你的妈妈在一起,感受妈妈的双手给你能量和热量……”与“别调皮”相比,“去睡觉吧”,最好是全心全意地陪在他身边,提供陪伴。
负面情绪会给身体带来压力,如果它们被卡住,就会滞留在体内,造成身体障碍。
相反,如果让它们正常流动、来来去去,就不会留下任何负面影响。
因此,不要阻止孩子大声哭泣。
如果他想哭,就让他哭吧。
哭泣是帮助我们应对悲伤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当我们自由地发泄悲伤时,身体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
同样,如果你想笑,就尽情地笑吧。
如果你生气了,就表达出来吧……以自己喜欢、感觉舒服的方式释放、排空情绪,才是保护身体的最佳方式。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