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龙爸开讲
4个顶级思维,点燃孩子内驱力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孩子不想学习,那学习这件事情就是你这个父母的。
相反的,如果孩子对某一件事情有浓厚的兴趣,他就是千方百计把它研究明白,把那件事情做成,并且要做得更好。
这就是“内驱力”,本文我们将分享4个顶级思维,助你点燃孩子的内驱力。
◇ 01 ◇
别让孩子在底层需求上耗神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60年代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这个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它指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低层次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在人的内心留下深刻的短缺感和执念,这会对个体追求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设置障碍,产生巨大的精神内耗。
不少学者认为低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个体是无法追求自我实现这个高层次需求的。
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马斯洛本人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他就是原生家庭一地鸡毛、独立后的生活并不幸福的情况下,成为一代心理学宗师的。
因此,如果换一种“需求层次的满足过程”的说法,会更加合理——低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会极大削弱个体追求自我实现时的内驱力。
也就是说,父母在满足孩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以及尊重需求的前提下,更利于让孩子产生主动学习的心理需求,更利于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可是,如果某一个底层需求没有被满足,孩子就可能陷入非常大的内耗,使他的自我实现思想和行动受到遏制。
比如,糟糕的父母关系。
爸妈天天不是打架就是吵架,婚姻经常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种状况会极大的削弱孩子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耗损孩子的心力。
比如,孩子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不好。
他跟同学闹得很僵,经常欺负他人或者被他人欺负,这就会让他把很大精力耗费在处理与同学、老师和学校的关系上。
在孩子天天担心自己安全的背景下,他是无法专心学习的。
再如,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他们从小就缺乏爱的滋养和陪伴,因此缺少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学习失去爱的动力。
因此,作为父母,如果你希望孩子学习更好,就先处理好你们的夫妻关系和与孩子的关子关系,满足好孩子的底层需求。
◇ 02 ◇
给孩子找到“胡萝卜”
埃隆·马斯克说:
我想改变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这就是我想做的事,为此我不惜冒险。
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在平常人看起来过于飘渺的目标,马斯克被不断的自我激励着,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成就。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应该帮助他找到学习的意义和目标。
当他看到了这些,就会主动自觉的为之努力。
去年夏天,云南的一对双胞胎兄弟火遍全网,他俩分别叫杜一龄、杜友廉,联袂考入了清大。
他们的父亲追忆时,说:孩子之所以会考入清大,可能是因为十年前带他们参观了这个学校。
可能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行为,在孩子的头脑中树立了一个殿堂,孩子下决心有朝一日要进入它。
这位父亲带着孩子参观清大,就是给他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目标,从而唤醒了兄弟俩的学习内驱力。
因此,现在的早教中,多带着孩子走走、多看看,成为一种标配。
只有见识了更广阔的天地,孩子才会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他们才会更坚定的学习。
一旦有了自己的目标,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永动机,他的内在驱动力已经被唤醒,从此学习成为他的第一需求。
◇ 03 ◇
让孩子自由的学习
《自驱型成长》写道:
如果父母比孩子更勤奋地解决孩子的问题,孩子只会变得更糟而不是变得更好。
如果你的孩子为取得成功所花费的全部精力95%来自于你的努力,那么你只给孩子留下了5%努力的空间。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独立学习,我们就必须给予他们学习的自**。
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家长尽量少干涉、少控制。
家长的任何干涉都是“抢戏”,让孩子不知道学习是谁的事。
只有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自主性。
王芳是一位电视主持人和畅销书作家。
她工作努力,在照顾孩子方面也不落后。
她的女儿田万萌就读于海淀区一所重点高中,学习成绩非常优秀。
学习之余,她可以随时随地静下心来读经典。
王芳并没有过多干涉女儿的学习。
在许多情况下,孩子们独立学习。
还有,“凡书”创始人凡登,虽然整天工作忙碌,但他却把儿子嘟嘟教育得很好。
嘟嘟也在海淀的一所中学读书,学习成绩非常好。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家里没人监督功课,我就靠嘟嘟自主学习。
凡登说:“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到非常痛苦、困难,那么你的教育方法一定有问题。
”
如果想让孩子独立学习,家长就必须给予孩子完全的学习自**。
◇ 04 ◇
多鼓励,少批评
在《儿童心理学手册》中写道:
如果某件事给孩子带来快乐的经历,那么他就会想要更多地重复这样的经历,这种欲望就会随之而来。
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却给孩子带来了痛苦的经历,孩子不想再重复这样的经历,就会产生厌恶感。
生活中,有些家长经常因为孩子的学习而打骂、批评孩子。
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中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一旦孩子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他就很难对学习产生兴趣。
为了防止孩子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家长要尽量鼓励,尽量少批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