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龙爸开讲
这样学习,才能打败遗忘曲线
今天我们来揭示一下记忆之谜,并且会讲一些增加记忆效果的实操方法。
◇ 01 ◇
遗忘曲线
与其说是研究记忆的问题,其实还不说是研究如何不遗忘。
所以,一般而言,讲记忆都会首先提到一条遗忘曲线,意思就是说,我们接下来就要开始跟遗忘做斗争了。
正是这条曲线的发现,人类才对记忆的认知研究有了长足的发现。
那么,遗忘曲线是谁提出的呢?
这得感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他通过研究发现了人类大脑对于新事物的遗忘规律——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
最初遗忘的速度很快,以后就逐渐的缓慢。
刚刚记忆完毕时,大脑有100%的记忆内容,20分钟以后平均就剩下了58.2%。
遗忘的速度非常之快,1个小时后剩下了44.28%;9%个小时后剩下35.8%;
一天后剩下了33.7%,两天后剩下27.8%,六天后就只剩下25.4%了。
这条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忘掉几个,转天又忘掉几个的。
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
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记忆就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 02 ◇
遗忘曲线对学习的启示
通过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就会发现应该怎样去学习——学习新知识后马上要复习,否则一天后就只剩下原来的25%了。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
让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了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
一天后,甲组能回忆起98%,乙组只能回忆起56%。
一周后,甲组能回忆起83%,乙组只能回忆起33%。
这个实验表明: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要高得多。
遗忘的进程不仅会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制约——
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的、不需要的材料;
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的要快。
对无意义文字的遗忘速度要快于对散文的遗忘,而对散文的遗忘速度又快于有韵律的诗词。
在学习一种材料过程中,达到了一次完全正确的背诵后,仍然继续学习,叫做“过度学习”。
适当的过度学习可以对学习材料的记忆效果更好。
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限度的过度学习比刚好能够背诵程度的中长期记忆效果更好。
但如果超出了这个限度,记忆的保持效果将不再增加。
比如学习一段课文四遍后,您恰恰能够背诵,再学习两遍的效果最好。
但如果再学习这一段,效果就会适得其反,而且对学习者的身心有害而无益。
◇ 03 ◇
记忆周期
根据遗忘曲线,人们总结出了记忆的8个周期:
短期记忆:第一个记忆周期是5分钟,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个小时。
中长期记忆:第四个记忆周期是1天,第五个记忆周期是2天,第六个记忆周期是4天,第七个记忆周期是7天,第八个记忆周期是15天。
对于中学生而言,可以合理使用这8个周期安排复习,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背英语单词,可以找个小本子,窄窄的那种,每页中间分隔,左边英文、右边汉字。
每天背40个,分2组,每组20个,基本上5到8分钟一组。
全部两组下来,大概要看10分钟,最长不要超过20分钟。
然后从第一组再看一遍,这样每天学习40个新单词。
然后按照记忆周期在第2、4、7、15天重新复习,基本上每个月至少可以记忆1000个新单词——不要小看这1000个单词,能坚持一年就是妥妥的12000词汇量,要知道四级的词汇量才不过4500个。
◇ 04 ◇
睡眠与记忆
对于孩子的记忆力培养中,家长经常忽略的一种因素是:睡眠。
美国马塞诸萨州的布兰迪斯大学的专家认为:
负责将短期记忆转换成长期记忆的记忆神经元,在人们睡觉时工作效率最高。
一句话,就是:睡眠增强记忆效果。
这或许就是很多按时作息的学生,看似没有太努力,但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原因。
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休息状态时,大脑不需要外界干预也能激活记忆内容。
美国科学杂志也发表过睡眠有助于记忆的文章。
上述神奇的结论基于什么原理呢?
美国纽约大学学者甘文彪教授的研究发现:当人进入深度睡眠时,大脑的神经元会长出许多新的突出,它们会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因此,对于小孩子,千万不要过分鸡娃,非要让他熬夜头悬梁,充足的睡眠会让孩子的记忆效果更佳。
而让孩子不停地学习,甚至牺牲睡眠来学习,那是不行的。
因为大脑神经元不会有新的突出形成,他根本记不住。
总之,睡眠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而不是浪费时间。
睡眠可以重新构建神经回路,由此将信息送入深度记忆。
因此,学习后最好直接上床睡觉,这样可以在休息的同时,巩固新知识,因为完全不给其他因素干扰记忆的机会,对于词汇表、规则清单等常规记忆的效果尤其好。
所以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这样的说法就是扯淡。
在考前,与其多花几个小时准备考试,真不如让孩子好好睡一觉。
◇ 04 ◇
酒、糖、脂与记忆
醉酒与吃糖对记忆伤害很大。
成年人都知道:醉酒后记忆力会迅速的下降,醒酒后记忆力也不能100%的恢复。
这是因为醉酒对海马体有很大的伤害,喝酒喝到断片就是海马体受损所致的——你在断片前是清醒的,你甚至可能还在打电话,但是醒后就什么也记不得了。
当然小孩子不会喝酒,但小孩子会吃糖,这种效果跟喝酒类似,也会伤害海马。
糖真的是甜蜜的毒药。
德国柏林夏里特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发现:吃糖太多会损伤大脑的功能——吃糖不仅会损害大脑的物理结构,也会损害它的功能。
现代医学也对此有所佐证:高血糖水平与成年人记忆力之间存在较高的负相关性,它会导致更多的人患上认知障碍症。
这是因为:
高血糖患者大脑的海马体的体积比较小,而海马体是大脑中负责记忆的区域。
为了检测糖对人类记忆力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人员做了一次实验。
他们选取了141名身体健康的成年人,短期和长期的注射葡萄糖。
然后,让被试参加了记忆力测试和核磁共振的成像扫描,以检测他们海马体的结构。
实验结果显示:
较高的葡萄糖水平,与记忆力较差和大脑海海马体积过小之间存在相关性。
简单说,就是吃糖多的人记忆力差。
伤害记忆的食品还有反式脂肪,常添加于加工食品当中,比如饼干、蛋糕、薯片、油炸食物等等,以增进口感的香味,延长食品的保存期。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学院的最新研究证实:加工食品里的反式脂肪会严重损害记忆。
所以,千万不要再给孩子吃垃圾食品了,你是在摧毁孩子的记忆力。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