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课-09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如何妥善应对?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如何处理和父母之间的冲突,没有办法去满足父母的期待,该怎么办?
父母常常对我们有很多的期望,期望我们读某个专业,希望我们从事某种行业,希望我们在某个城市工作,希望我们走某条人生道路。我不知道你们的父母,但是我的情况,我爸是把自己的人生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的,他把子女的人生当做自己人生道路的延续。我无意批评他,我自己所选的路虽然有很多不合常规的地方,但都在我爸的梦想的范畴之内。那么一切都是完美的,我从来没有辜负过他的期望,也从来没有违背自己的意愿。即使我突兀的改掉高考志愿,即使我贸然决定去跨考,也都没有偏离父母的期待。我的爸妈连犹豫都没有一下,立刻就同意了。
可大多数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大多数人做决定的时候,升学、工作、生活、婚姻、家人的意志是影响很大的一个因素。他们希望你考公务员,希望你回到父母身边,希望你早点结婚生子,并且他们把这些希望以要求甚至强迫的形式表达出来。我无意批评父母,毕竟我们爱父母,我们希望他们开心,他们的很多心愿我们也很愿意去努力去实现。
那么这个平衡该怎么把握呢?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人生课题。什么是课题呢?简单表达就是这个事儿到底是谁的事儿。比如我的作业是我的课题,批改作业是老师的课题,大家各司其职。
就用我前面举的例子来说,父母往往会把孩子与自己的人生课题捆绑在一起。有些父母特别喜欢说我是为了你好,我这辈子就是为了你活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好好学习,让你快乐幸福。这种爱看起来伟大而无私,其实归根结底是为了传达我都为你付出这么多了,你也要为我想想啊。这么说有一些刻薄,我无意否定父母的爱确实存在真正无私的部分,而且绝对不少。但不得不承认,在这种情境中,这种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的表达,是带有期待的成分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有权利干涉甚至决定孩子的人生课题。
这是我们的社会和家庭文化带来的宿命般的困境,我们每个人都深陷其中,避无可避,被讨厌的勇气给出了解决困境的方法。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错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那怎么区分呢?只需要一个标准,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也就是说,我们要做的是为自己的人生课题做决定……
龙爸开讲关注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