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通识-13认识自我:我们的自由意志并不决定我们的行为!
我们的自由意志并不决定我们的行为意识,还会有不同的层级,而最高级的就是自由意志。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爱情与自由意志当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事实上,裴多菲也正如他诗歌中所写的那样,为自由而献身了。在爆发于1848年的欧洲自由主义平民对抗君权的战场上当战火蔓延到奥地利。裴多菲离开了22岁的新婚妻子尤利娅和1岁半的儿子,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与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
裴多菲诗歌中所提到的自由就是意识的核心自由意志。因为我们有自由意志,所以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决定和行为。在司法界,自由意志意味着个人在道义上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宗教领域,自由意志意味着不被神所控制的个人意志和选择。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对心理学和意识认识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逐渐意识到自由意志并不自由。
自由意志只是一颗认为自己选择了飞行路线与落点的石头。当然这也是该片斯宾诺莎所提到的,我们的自由意志只是一个副现象,基于副产品,与我们的行为没有任何的因果关系。各位也许会说了,荒谬,我的自由意志怎么可能是假象呢?我现在想举一下手,我的手就举起来了。我现在想喝一口水,于是我拿起了水杯喝了一口水。难道现在不是我在决定我的行为?难道我没有自由意志吗?心理学家说,所谓的自主的选择和决定可能都是错觉。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德国神经科学家科恩休伯和德克要求受实验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动一下手指。其实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来操控自己的行为。他们发现在动手之前的500到800毫秒,大脑的运动皮层都会出现神经元方便的活动。神经。科学家们非常兴奋,认为这个放电活动就是我们自由意志的神经学基础,他们称之为准备电费。
为了进一步试验准备电位和自由抑制的关系,心理学家李贝特在上个世纪80年代设计了一个更为精细的实验,来记录当时受实验者想动手指到手指运动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这两个关键时间点,时间一和时间2,这个实验就称之为动动手指实验。在实验中,受实验者需要盯着一个钟表,钟表的外面有一个圆点在围着钟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