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通识-35掌控自我:寻找焦虑的根源并消除不合理信念!
理性情绪疗法,从信念上寻找焦虑的根源,并消除不合理的信念。无论是主动放松还是被动放松,他们只是在缓解焦虑,而没有从根源上解决焦虑。想要进一步的消除焦虑,就需要对产生焦虑的根源进行分析。
心理学通识-35掌控自我:寻找焦虑的根源并消除不合理信念!
理性情绪疗法,从信念上寻找焦虑的根源,并消除不合理的信念。无论是主动放松还是被动放松,他们只是在缓解焦虑,而没有从根源上解决焦虑。想要进一步的消除焦虑,就需要对产生焦虑的根源进行分析。
上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爱丽丝创建了理性情绪疗法,试图从根源去解决焦虑的问题。爱丽丝举了一个例子,两个同事在街上碰到了他们的上司,但上司对他们的招火视而不见,径直走了过去。一位同事就觉得无所谓,因为他认为老板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而另一位同事则忧心忡忡的,因为他认为是不是上次我在会上顶撞了老板,他因此对我有意见,故意不理我?这是同样的经历。但是不同的解读方式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我们通常认为情绪是对外部事件的直接反应,而与我们的常识相反,爱丽丝认为外部的诱发事件只是引起情绪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外部事件所持有的评价、看法、解释,才是引起情绪以及行为反映的更直接的原因。
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对外部事件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是不合理的。而不合理的信念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行为反应,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所以消除焦虑的根本就是要找到并消除不合理的信念。不合理的信念有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的评价,糟糕至极的预期。
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一个人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件事必然会发生或者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信念通常会采用我必须和我应该这样的句式。例如我必须获得成功。显然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不可能总是实现,因为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他的才智努力,还与外界的环境和条件有关。再比如我应该获得生活中的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这个同样是一个绝对化的要求。因为即便是父母、老师、恋人等等这些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也不可能永远对自己持有一种绝对喜爱和赞许的态度。如果坚持这种信念,那那就有可能放弃自我,为了取悦他人而委曲求全,最终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过分概括化的评价是以偏概全,以一件顾这几件事的结果作为对自己或者他人的整体评价。这种信念通常采用非黑即白的表达方式。例如如果我的孩子不是拔尖的学生,那他就是差生。类似的不合理信念的。有父母对孩子的孩子是否值得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