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是怎么炼成的-18|063傅雷:孤独受难的后半生
如今的上海江苏路安定坊五号楼还住着4户人家。1966年9月2日,傅雷和夫人朱梅馥就在这个宅子里相携自杀,离开了人世。安定坊的三家好友邻居再也没有重聚的时候了。
傅雷去世50周年的时候,我们曾去那里探访,所见还是1936年造的老房子,一律朱漆木门格局,至今未动,房子L型,站在小院西南角,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狭长的钢窗冷落的开在山墙上,让房子显得像碉楼。傅雷一家曾住的底楼,如今大门紧闭,其实朝南的阳台外有个100平方米的大花园。1966年以前,富家整个租了这宅子,花园是独享的。文G抄家时,花园里的富家人精心嫁接的英国月季都被掘地三尺。1966年后,这花园随宅子便集体所有。
其实,早在1949年,在国内战争带来的惶惶然中,安定坊已经不复从前。宋祁一家在五月搬到了HK,此后再没有回过上海。一个月后,傅雷夫妇带着傅敏也飞去HK。他们一家三口到HK后,住在堡垒山,就是现在的炮台山。朋友们都劝傅雷留下,但住了半年多后,傅雷还是决定回内地。他们从HK搭船到天津,陆路再转去北京。
钱钟书夫妇那时已在清华大学任教,傅雷先去探望了陈书通、马叙伦两位前辈,然后和朱梅富到钱钟书家小住了三四天。据杨绛的回忆,吴涵曾请他和钱钟书做说客,想留傅雷在清华教法语,傅雷却只愿教美术史,但清华没有这门课。傅雷最后还是决定回上海继续做翻译工作。
傅雷从HK到北京,大概也是想从老友处了解一点新政权下的情形,决定何去何从。如果当时他们一家留在北京,命运会不会有另外的方向,以傅雷的刚直心情,恐怕也没有太大分别。回到上海后,傅雷一家仍住安定坊,只是从三号搬到了隔壁宋家的五号富家,借住一楼。宋琦的母亲和老太爷未离开上海,仍住二楼。50年代,傅雷还能和宋琦通信,经常转告他家长辈的情形。
宋家留下一台钢琴寄存在五号,曾被傅聪初学时借用。后来傅雷请琴行估价以550万新币买下。其实,大部分宋家人已不在上海,即使傅雷让傅松继续用这台钢琴,也没有人会说闲话。但傅雷坚持买下,提议的价钱也公平,可以看出傅雷这个人执着做事,无拖无欠的一面。
傅雷在新社会也还是闭门一书,作家叶永烈为傅雷写传。80年代去上海作家协会查找过傅雷的人事档案,发现他是一个没有单位的人……
龙爸开讲关注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