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心理学解读社会现象-30自闭
当每一个新生命降临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对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特别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有些父母来说,他们越来越希望他们的孩子不要那么特别。当他们甜蜜的猜想着孩子会先叫爸爸还是先叫妈妈的时候,孩子不知不觉已经两岁了却什么话都还不会说。当别的孩子整天黏着爸爸妈妈,哭哭笑笑的时候,父母无论怎么叫自己孩子的名字,他都不理不睬。当别的小朋友在一起追逐打闹的时候,他完全没有兴趣,一个人把教室里所有的红色积木都挑了出来,1块1块的数着。他们就像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孩子,不知道如何与这个星球上的其他人产生连接。
这样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很多很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自闭症。2008年一项美国的调查显示,每88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患有自闭症,而我国目前至少也有170万自闭症儿童。虽然有如此庞大的一个人群,但大多数家庭却并不了解这种疾病,常常束手无策。许多爸爸妈妈觉得没关系,孩子只是比较内向,长大了也就好了,结果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当然也有一些父母非常关注自己的孩子,对自己那些显得内向害羞的孩子过度的忧虑,认为他们是不是得了传说中的自闭症。
所以呢究竟什么是自闭症?它与内向又有什么区别?面对自闭症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今天我就来和你说一说关于自闭的那些事儿。
先来说说自闭症,自闭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展障碍,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孤独症。广义上的自闭症是指自闭谱系障碍,它包括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自闭症,比如卡纳型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瑞特综合征、儿童期分裂障碍等等。相信光听这些名字你都已经有点晕了。更要命的事情是这些不同类型的自闭症之间差异巨大,有的边界也非常模糊,这就给自闭症的诊断和病因追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过好在虽然自闭症的类型很多,但他们也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临床上称为三合一障碍和重复行为。
三合一障碍的第一点是社会互动的障碍。自闭症患者大多数会表现出社会性的孤独,在他们眼里其他人似乎根本就不存在。你跟他们说话,他们不会做出任何反应。他们经过你的身边,可能连看都不看你一眼。如果你试图轻抚、拥抱他们,他们会挣脱逃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