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经典精读-01《真实的幸福》1:为何幸福感总是那么短暂?
从这一讲开始,咱们就正式进入书的内容了。这一讲,咱们要读的书是马丁赛里格曼的真实的幸福。为什么是这个人?为什么是这本书?因为赛里格曼是积极心理学这个学科的创立者,也是当今世界积极心理学的掌门人。可以说,关于积极心理学,如果你只有时间了解一个人,那就得是赛里格曼,而真实的幸福就是赛里格曼为积极心理学奠基的那部作品。
为什么这本书能成为奠基之作呢?这是因为在这本书里塞里格曼明确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大主题,幸福。你听到这儿可能会有点疑惑,幸福要怎么研究呢?因为在我们通常的印象里,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既难以定义又不好衡量。那像这样一个概念怎么能成为科学研究的主题呢?而且关于幸福的研究听起来是不是有一点肤浅?阶级心理学难道是心灵鸡汤吗?
这样的疑虑不止你会有,赛里格曼也有。在他创立积极心理学以前,赛里格曼一直是叔本华、尼采和弗洛伊德的信徒,他相信人生充满了苦难,心理学的作用就在于帮人减轻痛苦。至于幸福呢?那好像不是心理学家应该操心的问题。
塞里格曼早年间最出名的研究是一项关于习得性无助的实验。简单来说,习得性无助指的是当坏事发生以后,人会陷入到一种心理上的无助状态,觉得不管做什么都改变不了自己的困境,这显然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心理状态。不过,正是靠着这项有关消极心理的研究,塞里格曼年纪轻轻就获得了学界的认可。他26岁就拿到了康奈尔大学的终身教职,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心理学教授。那问题来了,一个以研究消极心理成名的学术专家,怎么一转身就成了积极心理学的掌门人了?这个神奇的转折发生在1998年,那年56岁的赛里格曼以史上最高票当选为美国心理协会的主席。
在他这个年纪当上了整个学界的领导R,塞里格曼自然是踌躇满志了。在当选后的两周里,他一门心思的准备他的就职演讲。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忙得焦头烂额。终于有一天,他想起来家里的花园都要荒芜了,需要照顾一下。他走进花园里打算种一些玫瑰花。
这时候,他五岁大的女儿妮基也来到花园里玩儿。尼基把塞里格曼准备好的玫瑰花种子抛到空中,撒的到处都是。塞里格曼正心烦,这就大声的训斥了尼基。这个小姑娘挨了骂,一声不响地走开了。
可是过了一会儿,她又回到了花园里,她郑重的跟塞里格曼说,爸爸,我觉得我们得好好谈一谈。要谈什么呢?赛里格曼很意外,尼吉就说了,他说您可能还记得从3岁到5岁,我一直是一个爱哭的孩子。但是在我五岁生日的时候,我决定再也不哭了……
龙爸开讲关注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