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乐观的孩子-08乐观的孩子会社交
在上一讲我们介绍了孩子和朋友吵架,人际关系遭遇挫折之后,爸妈要遵循三大原则,那就是不插手、不指责、做示范。有了三大原则还不够,在这一讲中我们要继续深入探讨,在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的时候,怎样用积极乐观的方式去处理。
塞利格曼提出,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练习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排除暴躁思维,捕捉冷静思维。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的时候,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想法是,每个人都在和我作对,然后立即做出反应,和别人发生争执,甚至是打架。塞利格曼将这种思维称为暴躁思维,与之相对应的是冷静思维。也就是说,当时事情发生以后,先冷静一下,不要急着回应,先思考一下所有可能的情况。爸妈可以和孩子做这样的练习,篮球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两组队练习传球,小明和小文是一组,可是练习的时候,小明好几次被小文传过来的篮球打到了头。
然后爸妈可以给出两种不同的想法,问问孩子哪种思维是暴躁思维,哪种是冷静思维呢?想法A他是怎么了?是意外还是故意的?想法B他就是故意的,我也要对准他的头来打,看谁打得狠。显然,A是冷静思维,B是暴躁思维。
孩子能准确分辨冷静思维之后,爸妈就可以启发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冷静思维。比如和朋友约好出去玩,可是朋友迟到了,冷静思维应该是怎样的?孩子可能会回答他迟到应该是有原因的,我打个电话去问一下。再比如当孩子走进一群人时,他们发出了爆笑。冷静思维的想法是什么呢?孩子可能会说,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我去问问看。捕捉冷静思维的过程,就是排除所有人都在和我作对的过程。
接下来第二步就是判断对方真实的意图。比如小文传的球好几次砸到了小明,小明使用冷静思维,他觉得小文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不小心的那怎么判断小文的真实意图呢?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看对方脸上的表情。如果球砸到小明以后,小文表现出不好意思的感觉,那他就是不小心的。如果他表现出愤怒嘲笑,那他就是故意的。第二个方法是直接问对方。直接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误解。小明可以直接问小文,为什么你传的球老砸到我?
了解了对方的真实意图后,第三步是确定目标,也就是你希望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比如小明知道了小文不是故意用球砸他的,而是因为小文的传球技术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