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简史-34寒食帖:笔墨怎么传递感情
这一讲我要给你介绍的是苏东坡和他著名的寒食帖。这件作品现藏博物院,几年前我为了看这件作品,专程去过一次台北天下三大行书,寒食帖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件是近代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这件韩式贴横着有34.2厘米,竖着有18.9厘米,一共有17行129个字。我把图给你放在文稿区了,先不说内容,只看他的字,这篇书法随意写来,有些笔从这个字连到那个字,墨迹淋漓,有的地方墨很厚重,有的地方笔记又很细柔,我自己都不知道淋了多少遍,但是都不满意,别说我来模仿了。用苏东坡的好朋友黄庭坚的话说,如果让苏东坡再写一遍,他自己可能都写不出这个状态。黄庭坚的题跋就在这件作品的后面,原话是,此书兼鲁延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意思是,这张书法中既然有颜真卿、杨凝式、李建中等等著名书家的影响,如果让苏东坡再写一遍,不一定能写那么好。
不过,要想领悟这件作品的妙处,还是得从苏东坡这个人说起。据说苏东坡的个性魅力无边,不但旷达风趣,而且还诗书画样样都通,传说又是个美食家,诗文就不必多说了,你一定知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是他的手笔。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和他并称三苏,都是宋代著名的大文豪。你只要看看他那浩瀚的六卷文集,就知道他的作品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我们回到他的书法吧,他的书法独树一帜,写得漂亮,霸气、潇洒,他认为自己写的书法完全没有方法,他也不学任何人。
宋代的四大书家苏黄米蔡、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香、苏东坡排在第一位,蔡原来是宰相蔡京,后来因为蔡京在历史上留下了奸臣的恶名,后人就把蔡京改成了蔡襄。苏东坡的绘画也有名,有两件作品据说是苏轼的存世画作,一张叫潇湘竹石图卷,现藏中国美术馆。另外一张叫古木怪石图卷,原来藏在日本,世人几乎没有机会看见。美术史上一直拿这件作品作为苏东坡的经典代表作,2018年这件作品竟然在拍卖市场上出现了,引发了很多争议,有人认为是真的,有人认为是假的,但无论如何,这件作品仍然以四亿多的价格被拍出去了。
毫无疑问,苏东坡是一位全能的人物,才气过人,见识过人,也敢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跟寒湿天有什么关系呢?有很大关系。出色的人本来就容易遭到嫉妒,偏偏苏东坡又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他的直言快语常常得罪别人,这给他带来不少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