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简史-36云山图:笔墨怎么表现“云烟变灭”?
上一讲。你了解了米芾的书法,但是没有看到他的画作,因为他的真迹已经失传了。不过幸运的是,他的儿子米友人的话却流传了下来,没有人继承了米弗的理论和技法,让我们得以看到米点云山的风采。这讲我就来为你讲讲迷有人的云山图和米氏父子的绘化理念。
中国美术简史-36云山图:笔墨怎么表现“云烟变灭”?
上一讲。你了解了米芾的书法,但是没有看到他的画作,因为他的真迹已经失传了。不过幸运的是,他的儿子米友人的话却流传了下来,没有人继承了米弗的理论和技法,让我们得以看到米点云山的风采。这讲我就来为你讲讲迷有人的云山图和米氏父子的绘化理念。
先来欣赏一下作品吧,这是一张山水横卷,纵45.7厘米,横750厘米,由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画面上云烟翻滚,瞬息万变,一切都是由隐隐的默契烘托出隐隐的山雾。没有人是南宋人,这些雾气腾腾、朦胧萧疏的山水特别符合江南湿润的气候和环境特点。淡雅的江南韵律在他的画中表现的尽善尽美,奠定了一个新的水墨理念。云烟便秘米家山水在艺术上开创了全新的绘画方式和理念。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米芾是第一个提出追求平淡之美的人。法国汉学家于连写了一本书,叫淡之颂论中国思想与美学,就谈到了米夫等人所奠定的平淡之美的重要意义。你看这件作品,平淡、朦胧、含糊回,同时又很天真,没有一点装饰和做作的气息,甚至都不想表现自己,这正是米家山水的典型特征。如果你看细部,又会发现这些山水不是写实的,而是像写书法那样写出心中悠远的山水之意。没有人不再用毛笔去勾勒刻画某个具体形态,而是用书法一样的笔触,在画面上留下一些似是而非的图像,留出很多想象的空间。这点没有人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
米芙在看董元的画时,在一点一点的墨迹中感到了书法和绘画相间的一种美感,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将书法的笔触进一步融合到了绘画里,创造出云烟变灭的效果。后来的文人画纷纷学习米家父子,无论是元代的高克公等人,还是再晚一点的倪赞、董其昌都从中获得了启发。这种轻而简的淡漠,不但被你赞学到了,而且又推向了一个极简的极致。云烟变灭也被董其昌学到了从构图到天真烂漫的气至到点的用法。董其昌的笔墨都有几成像米糊。关于倪赞和董其昌这两位画家,我会在后面的课程详细介绍。
这件云山图还有一点比较重要,那就是没有人对山峦、对云雾、对小雨的描绘是具有Z治色彩的这跟他父亲有所区别。米芙在作品中只是抒发个性,进行笔墨游戏,而没有人在抒发个性之外还试图表达一种Z治观点。这里的小雨具有象征意义,它是甘露,是及时雨,可以给人们带来润泽和希望。云山图暗示着对时政、对社会的一种评议,或者说是一种委婉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