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简史-37鹊华秋S图:稚拙是画得不好吗
这一讲我要给你介绍的是元代的赵孟頫和他的巧华秋S图。巧华就是济南的巧山和划不住山,也叫雀山。这张画的著名之处在于他描绘的手法奠定了桌智审美的理念。朱志是画的不好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画面,这张画的画面是一片辽阔的水和沼泽地,今天叫湿地地平线很远,很接近五代董源的山水的平原的那种感觉。画面上有两座山,右边的山是划不住山,是一个锐利的三角形。山顶上有两个山峰,左边的是巧山或雀山,整个山势平缓,像一块面包。这两座山从造型上看完全不一样。而在济南的这两座山真的长得这样,仅仅是沼泽地,也有溪水。沼泽地水多的地方可以走船,水少的地方是湿地,树木很多,树落散乱地长着,各种各样的杂物都有,还有羊,还有几间小房子,还有小船,船里有渔民拿着镐在撑船打渔,非常安静,非常有意思。你可以回想上一板块,我们看的山水长卷,或者是刚刚讲过的女友人,那些画里的空间透视已经非常完美了,构图也体现了精妙的节奏感。
这么一笔这件巧华秋S图好像都显得太简单了,而且人物山水和船的比例也不对,为什么赵孟頫的话竟然又回到桌制,不合比例却还受到追捧,怎么会这样呢?这就要从理论层面去考量了。这件巧华秋S图看似制作,但意蕴深厚,代表着文人画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成。
那么什么是文人画呢?大概是2000年初,我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美术史学者方文先生有过一次关于文人画的讨论。他认为文人画真正形成在元代,而不是宋代。而我当时说,理解文人画应该回到赵孟頫。他和宋末元初的另外一位著名画家钱选有一段著名的对话,这段对话真正奠定了文人画的理论基础。对话是这样的,赵孟甫问钱选,什么是侍夫画呢?也就是说,什么是文人画呢?浅显回答,利家画立就是隶书的隶隶家画跟行家画是相对的概念,行家画就是专职画家画的,是给别人画的,立家画是给自己画的。
就像米芾父子这段对话,于是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节点,真正奠定了行家画和文人画最大的区别。首先,文人画的创作者要是个文人,通晓诗书,有很高的文化修养,通过科举考试做了文官,你看从苏东坡、米家父子到赵孟頫,都是文人高G。第二,他们都是非常高妙的书家,书法写得非常好,将书法的笔墨运用到了绘画中。第三,他们不依赖绘画卖钱。不依赖绘画卖钱,就意味着这样的创作纯粹是抒发自己胸中块垒,就会画出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别人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