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理学-17地理边界:你的地盘是你做主吗?
这一讲我们正式进入第四模块,打造你的边界意识。我在总论中介绍过,边界意识涉及的方面很多,它包括了人与人相处的地理边界、身体边界、心理边界和财产边界。这一讲我们就先来谈一谈地理边界。
前不久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分析了我们中国各个民族的传统民居。简单读过一遍以后,我发现我更喜欢少数民族的民居。这让我有些好奇,这种喜欢是怎么产生的呢?于是我又把文章仔细的读了一遍,然后发现原来是因为汉族民居是挤在一起的,比如说围屋和碉楼。而我喜欢的少数民族的那些民居,一户之间是有距离的这让我联想到了多年前的一次经历。2006年我第一次出国去了波兰,同行中有很多的摄影爱好者,大家都特别想拍农村风光,于是去了波兰古都克拉科夫旁边的一个农村。
村外的农田和牧场非常漂亮,但是村里的房屋有些普通,甚至有些破败。不过有一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户1户民居之间是有相当的距离的,没有密实的围墙,就是用铁栏杆或者是木栅栏简单围一下,院里院外种的都是花儿,这和我河北老家农村太不一样了,我们那儿怎么样,一户一户紧挨着,一点距离都没有,并且房顶都是连在一起的,你可以轻松的从房顶上进入铜牌的任何一家,同时家家都有高高的围墙,这种一户户紧挨着的状态会制造邻里之间的紧张,比如说你家房子是不是盖高了,你家种的树的树枝进了我家院子等等啊,很容易引起争执。如果一户一户之间有足够远的距离,那么这些问题应该会少很多。不过比起我的家乡在珠三角地区的农村,这种房屋挤着的情况会更严重。他们的房子普遍是低层窄高层宽,就好像要变着法的把房子盖到别人家地盘里。有朋友称之为握手楼,就好像两栋楼近的可以握手了,这样挤着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说经济上的考量,面积上的限制等等。不过我觉得还有更深刻的理由,我的河北老家主要是平房,没有握手楼这种感觉,但是农田的这种感觉很强,农田之间的路窄的非常不合理,因为一家家都在扩张自己家的地,把路都给占了。
比如说我家最主要的一块地,地边是一条通向邻村的路,在过去是可以过大马车的,但是现在窄的只能过自行车了。这么做就是为了占经济上的便宜。我的理解是,虽然那点便宜没多少,但是你占了我没占。我就觉得自己输了,被欺负了,那不行,我也要站,对吧?我还要站的比你多一点,这样才能显得我厉害。从小我就觉得相比利益上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