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理学-19心理边界:为什么总想改变别人?
讲完了地理边界、身体边界这一讲,我们来谈一谈心理边界。什么是心理边界呢?就是你和他人不同的心理状态。拥有良好的心理边界意味着能够区分你的心理状态是你的,别人的心理状态是别人的,你们之间是有边界的,你关于对方的感知、想象和判断,那是你的,除非得到了很强的佐证,才可能确认是对方的。
说到这儿,你可能很容易想到隐私这个词。没错,隐私感是最简单的心理边界。我们都知道,有些人很缺乏对彼此隐私的尊重,比如说过年回家,长辈们都喜欢打探晚辈的收入情况,还有恋爱情况等等。这就是缺乏边界意识的一个反应。当一个人特别爱窥探别人的隐私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在跨越对方的心理边界。
除了因为一些人的好奇心导致他们喜欢越过心理边界,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我们有的时候会过度美化坦诚的价值。坦诚让人与人之间交流更顺畅,彼此更信任,这当然没有错。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过度坦诚就意味着一个人彻底放弃了他的心理边界,让自己处于一种看起来毫无隐私的状态,这恐怕就违背了坦诚的初衷了。我完全毫无保留的向你呈现一切,这本质上是一种臣服,谁又不喜欢臣服自己的人呢?只有当你设立清晰的心理边界,向对方隐藏起你的隐私的时候,你才能够成为一个自主的人,而不是臣服者,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你才是一个成年人。
著名心理咨询师曾奇峰说,没有秘密,孩子就不会长大,他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孩子如果一直对父母彻底敞开心扉,没有隐私就意味着他还不是一个自主的人。当然了,我们通常不会彻底丧失隐私感,即便是一个坦诚的人,也知道我和你之间是有边界的。如果把缺乏隐私感的情况推到极致,问题就会变得严重。
当一个人的透明幻觉很严重的时候,就会彻底失去隐私感。透明幻觉这个概念我们在第一模块也提到过。有透明幻觉的人认为我们都是透明的,根本就不用去沟通,一眼望过去就会知道彼此是怎么想的。还有一种情况比透明幻觉更严重,也是精神疾病中的一种症状,叫做被动吸感。患有这些病症的人会认为有一种神明的力量可以洞悉他的一切想法,这就意味着他的心理边界彻底消失了,他的自我彻底瓦解了。
隐私感只是心理边界的一部分,接下来谈的边界你未必能接受,叫做谁的感受谁负责。有强烈的受害者情结的人最难接受这一点,他们会认为我的痛苦感受是你这个坏人导致的,你要为我的感受负责。但是为什么你会选择和这个让你感受不好的人在一起呢……
龙爸开讲关注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