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理学-35更大的世界:父亲如何在母子关系中发挥作用?
这是第七模块家庭港湾的最后一讲。我们来谈一谈进入更大的世界。按照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的理论,孩子会在三岁时实现与母亲的分离,并且完成自己的个体化。但是我发现很多成年人都没有完成与母亲的分离,甚至终其一生都没有做到。
自我心理学-35更大的世界:父亲如何在母子关系中发挥作用?
这是第七模块家庭港湾的最后一讲。我们来谈一谈进入更大的世界。按照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的理论,孩子会在三岁时实现与母亲的分离,并且完成自己的个体化。但是我发现很多成年人都没有完成与母亲的分离,甚至终其一生都没有做到。
我来给你讲一个社会新闻事件,是一个看起来有点极端的案例。一位婆婆报警说自己的儿媳在家里面大吵大闹,并且砸坏了不少东西。警C到了之后了解到,儿媳之所以大闹,是因为她和丈夫已经结婚三年了,但是丈夫居然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要和婆婆睡在一张床上,婆婆甚至说,反正你都已经给我们生了孙子了啊,那你就干脆和我儿子离婚吧,我和儿子过就行。你肯定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对吧?怎么会有这样的长辈呢?这位丈夫也不像是个成年人,对吧?可是我做心理咨询十多年的时间里,这种情况见过不少。
按照我自己的观察总结来说,是太多的成年人还没有完成与妈妈的分离,还和妈妈共生在一起。我在课程里面讲过很多次,这多数时候不是孩子的需求,而是妈妈的需求。一般常见的情况就是像这则社会新闻一样,孩子成家以后,妈妈会跟着孩子去孩子的新家里面,孩子的爸爸未必愿意去,所以经常出现的情景是孩子的妈妈介入孩子的小家庭,而爸爸在老家自己呆着过去这常见于母亲跟儿子,但是现在呢,因为独生子女很多,所以母亲跟着女儿的现象也很常见。
刚才这个案例还有一个背景,就是男方的父亲早早的过世了,这对孤儿寡母一直相依为命,所以这就增大了孩子与母亲分离的难度。相反,如果父亲一直在,而且正常的发挥了父亲的功能,那么他可以至少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让孩子与母亲的分离变得容易很多。父亲能发挥的第一个功能是,父亲可以直接把孩子带出母亲包围圈,孩子陷入粘稠的关系泥沼中无法挣脱,这个粘稠的泥沼就是母亲包围圈的象征性表达。母亲不想放手,想粘着孩子,孩子想靠自己的力量挣脱,这的确是有点困难的,但如果父亲过来拉一把呢,这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父亲发挥的第二个功能是,父亲作为外部世界的象征,可以减轻孩子对社会的恐惧。一元世界中,我会把我之外的世界都视为敌人。二元世界中,我和你之外的世界都是敌人,所以父亲作为母子关系之外的存在,是所有敌人的原型。孩子和母亲的关系陷得越深,外化完成的越差,对外部世界的敌意和恐惧也就越大,这会严重影响孩子进入外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