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理学-36拓宽时空:成长的动力从哪里来?
这是第八模块的第一讲。我们来谈一谈拓宽时空,从自闭之壳到母爱怀抱,到家庭港湾,再到社会熔炉和无限世界。这个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空间不断被拓宽的过程。特别重要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意识到时间和空间的存在,然后不断的拓宽自己的时空。
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了我自己的故事。从时间上我是1974年出生,没过几年就改革开放了。所以我成长的过程可以说是见证了咱们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空间上我在河北一个普通的农村长大,嘉庆在村里面属于贫困户。我的小学是在村里面读的,初中在镇子里面读,高中在一个省级重点中学。后来我考上了北大,先在河南陆军学院接受了一年的军训,然后才去北京大学本部读书,一直读到硕士毕业。毕业以后我到广州工作直到现在,我个人觉得我也算是在社会熔炉中充分的历练过了。
一直以来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宅男作家,外加明显的烂好人。这个宅啊其实就是封闭,我觉得我自己也没有很好的完成外化。不过这也并不全是坏事。前不久我和我的咨询师谈到这一点的时候,我觉得有些庆幸,庆幸我年轻的时候不是那么会处理人际关系,所以也没有在这方面花太多的时间,算是回避了这个难题。
那个时候的我因为对周围的世界不那么认同,所以一直有一种莫名的动力,想到更大的世界去看一看。我对自己的分析是因为我没有太认同我所在的狭窄的农村世界,所以我的内在有一个不一样的时空,那那个时空是从哪儿来的呢?答案其实也很简单,从读书中来。小的时候我所在的那个村子虽然不算偏远,但是除了教材以外,想读到一本好书是非常不容易的。我有哥哥姐姐哥哥比我大八岁,他的教材我全都读了,不管懂不懂,我姐姐偶尔会往家里面拿一些杂志,我也都读了,真不是夸张。可以说我是把家里面所有有字的东西都给读了。这些书虽然不能算是好书,有意思的也不多,但还是让我觉得我所在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世界,我好像能够朦朦胧胧的感知到或者是想象到那样一个世界。
这种感知或者是想象影响了我的一些重大的决定。例如说那个时候农村孩子在中考的时候都拼了命去考中专和师范,因为考上以后户口就变成非农业户口了。对那个时候的村里人来说,这是鲤鱼跳龙门一样的升级,所有人都去考,可以想象竞争有多激烈。
我上初三的时候,班里就有一个女孩,初中读了九年,她不断的复读……
龙爸开讲关注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