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理学-37社会化:动力为什么需要被社会接纳?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社会化和个体化是一对经典的矛盾。社会化就是个体融入社会的过程,个体化就是成为自己的过程。关于个体化有一个富有诗意的表达,人生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自我心理学-37社会化:动力为什么需要被社会接纳?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社会化和个体化是一对经典的矛盾。社会化就是个体融入社会的过程,个体化就是成为自己的过程。关于个体化有一个富有诗意的表达,人生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个体化的内容我在之前的课程中涉及到很多,这一讲我们着重来谈一谈社会化。人需要一定的社会化,否则会陷入孤独,心理上也容易产生疾病。但是社会化不能以严重的损失个体化为代价。我在前面的课程中说过,好的父母是孩子的容器,好的社会也一样是好的容器,可以容纳形形SS的不同个性的人,这一点很重要。个体的幸福,社会的美好都与这一点有关系。就像罗素那句名言,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所以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不失去自我的前提下,对社会有基本的适应。要实现这一点,需要一个人在社会熔炉中,在力量维度和情感维度上伸展开它的动力。
我想讲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校园霸凌。因为这可能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事情,现在也时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而且它通常发生的时间就是一个人最初经历社会化的学生时期。所以我觉得从这个特别的现象入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社会化,理解一个人动力的展开与社会熔炉之间的关系。
校园霸凌是力量维度上的事情,有些校园霸凌是一个霸道的孩子欺负其他孩子,严重一些的也可能是一个孩子王,搞了一个小团伙,然后一起欺负别人。我认为那些被严重欺负的孩子,常常是在力量维度上表达有严重困难的孩子。普通级别的校园霸凌,被欺负的孩子可以通过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力量,比如说反击去解决问题,但是当霸凌到了严重地步,那就超出了孩子的应对范围。可以说,孩子遇到了巨大的挫败,孩子的父母、学校等等其他方面的力量就要发挥容器功能,帮助孩子去解决这份超出了他们应对能力的挫败。在我常年的观察中发现,大多数被严重霸凌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自己就很软弱,平时生活中不会使用力量,他们既不会使用力量保护家庭,也不会使用力量来攻击孩子。至于霸凌者啊,特别是霸道的孩子王,他们常常有凶悍的父母,孩子认同了父母的霸道,到了学校里就霸道的对待同学。
霸凌现象绝对是一个大难题,首先,在法律上,面对未成年人是缺乏约束手段的,带着孩子们常有这样一种思维,认为孩子们之间的事情最好自己解决,求助老师和家长是一种羞耻,当一个孩子向家长、老师等成年人求助的时候,一般意味着霸凌已经相当的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