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主动性的孩子-07为什么钱能帮孩子衡量需求
前面两讲我们说了怎样从需求出发,让孩子主动阅读爱上数学。最后一讲我要送你一把尺子,那就是钱。我们来说说怎么用钱来让孩子真正明白自己的需求,激励他去积极的行动。
怎样培养主动性的孩子-07为什么钱能帮孩子衡量需求
前面两讲我们说了怎样从需求出发,让孩子主动阅读爱上数学。最后一讲我要送你一把尺子,那就是钱。我们来说说怎么用钱来让孩子真正明白自己的需求,激励他去积极的行动。
我们都知道人的需求其实是很复杂的。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会进入求学工作阶段,就会遇到越来越多复杂和艰巨的任务。这些就需要他们长期坚持,甚至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够完成。这时候光靠有趣、同伴或者简单的激励,是没有办法让孩子持续下去的。所以孩子七岁以后就要升级培养策略了。你需要一些工具帮孩子想清楚需求到底是什么,然后让他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帮孩子衡量需求。
我推荐的办法是钱。上一讲我也提到了用钱来激励孩子学数学,接下来我就具体说说。我知道有不少家长反对和孩子谈钱,认为用钱来做奖励会让孩子变得唯利是图。但实际上,钱是中性的,它是价值的量尺,是一种资源。让孩子了解钱,学习如何使用钱,就是教他学会盘点自己的资源,估量自己的渴望,设定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多想要,才会更积极的去努力争取。
和孩子谈钱,到底谈什么呢?有三个问题,钱从哪里来?如何花出去?如何用钱来衡量一切?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我们和朵拉正式谈钱是在她七岁的时候。那年春节朵拉收到一笔压岁钱,用这笔钱给他付完学杂费后,还剩下1000块钱,我们就给他开了一个自有账户,把这笔钱存进去作为基础基金。家里的亲戚知道朵拉有这样一个资金账户后,当他表现的好一点,就慷慨解囊,往他账户里存钱作为奖励。但是怎么判断表现给他多少奖励,却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亲戚也不惩罚。奖励几次后,朵拉就越来越觉得拿到钱并不难。所以我们后来就做了细致的规定。
第一,明确挣钱的标准,比如额外做的事情才给钱,而且最开始不给太细的给钱标准,方便家长调整,对于孩子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不能给钱,避免他把一切都当成交易。另外,如果他不遵守各种行为规范,比如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等,还会被扣钱。那朵拉做什么能挣钱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完成额外的学习任务,比如自学科幻学院,她每完成一个知识点的视频学习,并且做对全部练习题,就会得到十块钱奖励。另一种就是对家庭做出额外贡献,比如给弟弟念完一本书可以挣十块钱,如果书比较厚,可以挣20块钱。
第二,明确裁判。在我们家,朵拉爸是唯一给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