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地理课-30黄河入海流:那些写出了大河之魂的河东诗人
上一讲我们一起了解了三位盛唐诗人之间的一桩趣事,那就是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的齐亭画壁的故事。今天这一讲我想继续跟你聊聊盛唐诗和边塞诗人,而且聚焦到他们之中最能写出黄河之魂的一个群体。
还是先接着上一讲,从王之涣的凉州词说起。在齐亭画壁的故事里,最美丽的那位歌姬在最后演唱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你要知道,这个故事里的三位主人公都以边塞诗著称。王昌龄号称七绝圣手,有著名的从军行祖师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已成为千古名句。高适呢,更是有着长期的边塞生活,他写下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游歌舞,如此沉痛悲壮,带着沙场军人的真切感受。可是王之涣的凉州词最终力压二人而胜出。
当然这个故事很可能只是传说,但是他从盛唐时期开始就广为流传,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盛唐的读者们喜爱这个故事,以他们的眼光,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可以推为边塞诗的冠冕,迥然出于同辈之上。的确,如果把王之涣最著名的两首诗放在一起看一下,一首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首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如此略略一读你有没有精神为之一振的感觉,真是气象扩大,境界高拔。而且你发现了吗?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是都写到了黄河,而且一首写黄河远上,是向上游纵目眺望,一首写黄河入海,是视觉追随着奔腾的黄河投向下游。
但是,无论诗人的目光投射于哪个方向,王之涣的黄河之诗都给读者一种扩大的空间感。你会在诗句的引领下突破自己,视力所能及的有限空间被带入到一种无穷的境界。在这个意义上,王之涣的黄河之师已经成为人生警句,会让你的内心为之豁然开朗,为之精神振作。
其实在盛唐的边塞诗坛,像王之涣这样写出了黄河之魂的诗人并不是孤立,比如有一位叫柳中庸的诗人,你可能不熟悉他的名字,但是他的作品一定不陌生,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白雪、黄河、青冢、黑山,是不是画面感很强,而且沉郁雄壮,含着深沉的情感力道。青冢,青春的青坟种的种,传说是王昭君的坟墓,在呼和浩特东南。如果了解一点这位柳中庸,你就会知道他生活于盛唐时代,跟李白杜甫一样,经历安史之乱跨入中堂,他是哪里人呢?蒲州人就是今天的山西永济人。滁州坐落在黄河边,它最著名的地理标签就是鹳雀楼,这已经是我们第N次提到鹳雀楼了……
龙爸开讲关注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