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地理课-36最悲壮的送别:荆轲刺秦的路线起点为什么在易水?
上一讲我们了解了洛阳这座历史古都的盛衰沧桑。今天我们将走一条北上的路线,请你跟我从洛阳向北渡过黄河,在紧贴着太行山的东部边缘,一路北行,在差不多700公里之外,我们会在一条不大的河流边停下来。它叫易水河,这个名字你不陌生吧?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距离现在2200多年前产生在战国时期的渡易水歌。正如你知道的,这首歌是为壮士荆轲而作,或者说他干脆就是荆轲自己所唱出的作品。他在中国诗歌史上成为了燕赵悲歌的代表,易水送别荆轲刺秦,也因为其中蕴含的不畏强B、慷慨悲壮的审美张力,成了中国诗人所钟爱的文学意象。
|
|
章节标题
|
时长
|
讲师
|
---|---|---|---|---|
|
|
14:03
分享
|
||
|
|
13:06
分享
|
||
|
|
12:50
分享
|
||
|
|
13:57
分享
|
||
|
|
14:20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