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心理课-13如何增加“钝感力”?
成长第十三课如何增加钝感力?你好,我是编剧金小杨。在这一周的剧情里面,你认识了一个敏感人设叠加的极端代表周庸同学,也听到了我对我自己个的真诚的毫不手软的官方吐槽。那么除了剧情中大家群策群力帮助周瑜之外周庸本人该怎么调整增加钝感力,削减他的敏感呢?
首先我可能要解释一下什么是钝感力,这是一个近几年突然流行起来的词儿。首先提出这个词儿的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字面意义说的是迟钝的能力,也就是与敏感相反的能力。渡边淳一认为说这种能力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很多的好处。比如在现代社会中,性格敏感和心思敏锐的人就会更容易受伤。所以我们就要修炼自己的钝感力,避免自己受伤。可惜增加钝感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要命。
哼没关系,我查了很多的资料,给你总结了12个字的干货,一缩一放,一朵一刃一笔一画。干货太干了,听不懂了,对不对?没关系,让我们来一点一点拆开看。
一缩指的是缩小让你觉得我是不是做错了的这个错误范围。比如你今天被家长或老师批评了,那你要明白他们批评的并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的某一个错误行为。增加钝感力就是要把错误缩小到具体的事情、行为甚至动作上。这个真正做错的点才是你要去修改改变的东西,而不是由此否定你自己的人格,觉得我是不是做什么都不对?简单说一说就是让你明白具体的问题出在哪儿,而不是扩大错误从而否定自己。
至于一放指的是放大事件影响的空间和时间。就是说这些让你变得敏感充满担心的事情,如果放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里,那还算个事儿吗?比如一向学习很好的你,却在某次考试中考砸了,你觉得好丢脸,不仅对不起家长和老师,还觉得在被同学们嘲笑这件事就成了你的心病。但是这一次考试如果放在更大的空间,比如全市、全省甚至是全国的范围内,那么这场考试还会那么重要吗?再放到更大的时间中,我都不说是下一次的大考了,哪怕是放在一周之后,那这场考试带来的影响还会有那么严重吗?还会有人对你的成绩指指点点吗?
现在和你说一个来自成年人的感受可能有点早。就是当你长大之后,回头回忆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那些焦虑,瞬间就会发现他们对你的成长根本没有影响,甚至你可能都想不起来。总之在你学会一放之后,你就会发现当下觉得很难做的事情,再放到更大的空间和时间中后,由了不得变成了得了吧。所以这一放是要教你明白……
龙爸开讲关注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