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爱数学-05数学题做错了,应该怎么办?
第五讲错题了怎么办?那位家长说了错题了还能怎么办?揪过来怼一顿,说怼一顿还造成了顺便带来的心理创伤,这毫无意义。既然是毫无意义,那我们不到答该怎么办?报答解决不了,他会做题。
实际上面你还是要回到题目本身,错题了我们怎么办?是为什么目的怎么办?为什么目的?你做事情都是为目的服务的。比如说老师我的目的是我做什么事儿他下次能不错,这个说的非常好,你做什么事儿他下次能不错,那我们先要看看他错在哪里。如果他错的都是加法的题,那么我们要看看对加法是不是理解了。如果对加法没有理解,你罚他做十遍加法题,他仍然是记住的。
因此错题跟学习方式有关。那么孩子通常常见的学习方式都有几种呢?我根据多少年,这都是30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孩子发现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学习方式只有三种。这三种一一道来话说三种学习方式。
第一种学习方式就是记住老师的例子。孩子在上课听老师40分钟讲课,不是所有的内容他都能听懂。好学生尤其在一年级、22年级、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看表面上的那些好学生多数都是孩子,这些好学生是什么样的呢?他们都是你其实也没听懂,只是把老师40分钟内容给记下来。何况老师还有10分钟到15分钟是让孩子练题,练题正好是老师讲的例子,他只要把例子给重抄一遍,抄到自己作业本上,他这叫视觉记忆,根本涉及不到大脑皮层的理解。视觉记忆通过视觉、眼睛刻录在大脑的表层,而大脑的细胞与细胞之间不能够形成关联。
仅仅是把这个样子给记住,等回家做题的时候,我再来一遍,重抄一遍,于是做题的时候就看题中哪些跟上课的时候老师的例子类似,哪些是我在练习过程中的类似的地方,把这类似的地方复制一遍。他哪想到真正的考试题和作业题里面,都会在老师的课题的举的例子的基础上有点变化。那孩子不就掉陷阱里了。
掉陷阱里常见的就是记住老师的例子的这种学习方法。而这种学习方法大量的女孩子都是这样的。这种学习方法一旦到了四年级、五年级,随着知识量的提高,需要理解的程度要加深,这女孩子就跟不上了。何况到了初一、初二就更跟不上了。这就是记住老师的例子。
可遗憾的是,那么多学生是记住老师的例子,因为老师没有机会去教孩子学习方法,也就是我发现了孩子的学习方法的类别,我才会把讲课速度慢下来,把一道题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