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求生记:从东汉到三国-34“竹林七贤”,贵族文化中的个性与个人主义之光
在上一集的节目当中提到了6朝时期清谈的重点越来越抽象。于是在世人中间就开始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流行话题。财信这个话题流行了好一阵子,也就是探讨一个人的天性跟能力之后,谈的太多也谈不下去了吧。于是名士们转而流行谈自然与明教这个话题。
谈这个主题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明教是维系当时集体秩序的主要力量,这些人都生活在明教的规范当中。然而,乱世所造成的秩序瓦解,又必然带来了一种反人为秩序、不相信人为秩序的悲观的看法。抱持这种主张的人就反其道而行,抬高自然,以追求自然为时代的出路。明教和自然之间存在着张力,这两个都是宽泛的大题目,也很适合作为辩论的主题讨论。
明教和自然还有一个社会的功能,那就是为明教背后的贵族秩序提供了合理化的主张。有些名士主张明教就是自然,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贵族阶级呢?为什么会有人高高在上,其他人却身处于卑贱的那就是因为自然这种等级差别对他们来说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
像上期节目当中提到的那样,在清潭当中,名士们往往用戏剧化表演的形式谈论,并且凸显了自己的价值观。轻谈的戏剧化表演的领域从有限的谈论的形式渐渐扩展到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在这种空洞化、表演化的时候,不仅出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还有名士将自己的生活也刻意弄得和别人不一样,刻意追求惊世骇俗的风格。而这些民事主张明教是反自然的,自然应该高于明教。这么一来,人就应该按照自然过一种反明教的生活,强调自然,反对明教。于是,名士们一方面从像是易经了、庄子了、老子了这些书里面汲取了关于自然的各种观念跟说法,后来又添加了外来的佛教教理。另外一方面则追求在生活上以戏剧性的方式反对明教。
通过表演来展现这一派名师当中最有名的前有八达,后有七贤,七贤的名声比8达更响亮。所以后世讲魏晋的历史,就一定要说到竹林七贤,他们也就变成了那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竹林七贤当中的个别人物,例如说阮籍、嵇康,在思想和文学方面成就很高,值得我们仔细的探究。不过就整体来看,竹林七贤的诞生是和当时贵族社会当中那种强烈的表演需求相呼应的。这里有着那个时代看似矛盾,实际上却是互补的历史现象……
龙爸开讲关注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