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之《三字经》-08知识传授|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从他的儿子和孙子,到曾孙和玄孙。从曾曾祖父到曾曾孙,被称为“九部落”。这“九族”代表了人的尊卑顺序和家族血统的延续。
太行山、王屋山,方圆700里,高7000至8000尺,原位于冀州南部、黄河北岸以北。北山脚下有一个人,名叫愚公。他快90岁了,住在山的正对面。他因北部山区堵塞,进出必须绕道,便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把陡峭的山挖出来。”把路一直通到豫州以南、汉江南岸,好不好?”大家都开始说话了。同意。妻子问道:“以你的力量,连奎符山都推不平,太行、王屋怎么办?挖出来的土石又该放在哪里?””大家都说:“放下吧。被抛到了渤海边,隐地之北。”愚公就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后裔上山,凿石挖土,把东西抬到了渤海边。海与船长。
邻居景城家的寡妇有一个年仅七八岁的孤儿。她跳起来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时只能来回一次。河曲王嘲笑愚公,阻止他这样做,说:“你真是愚蠢!以你的余年和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搬不动,而土和石头却可以搬动。”。这个怎么样?”北山愚公叹了口气,说道:“你的思想真是顽固,顽固到你无法理解,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了。我就算死了,还有一个儿子,我的儿子生孙子,孙子生孙子,儿子,儿子有儿子,儿子有孙子,子孙无穷无尽,山却不会长高变大,还怕它不被夷平吗??”河曲智叟没有回答。山神听说此事,怕他挖不完,便将此事报告给了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诚意所感动,命平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了两座山,一座在朔方东,一座在永州南。从此,冀州南部至汉水南岸,再无山脉阻隔。
《愚公移山》这个寓言的寓意是要敢于正视和面对困难,坚信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并脚踏实地地克服困难,争取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