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课堂-06您还在培养“一根筋”的孩子吗?
您在培养一根筋的孩子吗?朋友们好,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说别理他,这人就是一根筋,意思是这个人僵硬不变通不转弯,一条道走到黑。今天我要跟大家讨论,我们做家长的是不是已经在培养一根筋的子,自己还蒙在鼓里。因为在我们的面前有一个美丽的陷阱,以为最快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甚至唯一的方式。
我回国讲学常常讲到美国老师在教孩子90减25的时候,美国孩子是八仙过海,算法五花八门。有画90个圆圈,然后画掉其中的25个,得到65个圆圈。有孩子画九个长方条,然后划掉两个长方子,接着又抹掉半个格子,剩下六个半格子。当然了也有人用计算公式算出65。这时国内的听众都感很滑稽,很不可思议,甚至很愚蠢,因而不屑的大笑起来。
我和一些美国教授谈天,他们都说发现很多中国学生都习惯使用聚合性思维,都喜欢用最简单、最捷、最方便的方式去得到答案。他们做题的方式太单一,思路不开阔,不理解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妙处意境,此路不通,就不会去想其他的办法。当然了,我们不是说那些只有一种解决方式的问题。为什聚合性思维会集中出现在中国留学生身上呢?这应该与长期经历应试教育的打磨有关。比如老师在教时通常只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加上考试的时间有限,往往也会限制思维的空间,因此孩子们的求同维就成了思维定式,反而不习惯海阔天空的去思考、去搜寻、去尝试不同的方式。
聚合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这一对思维方式,美国的心理学家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提出来了。们通过实验发现,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喜欢运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是聚合性思维,英叫convergentthinking,指人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一个特定的逻辑思维模式,一步一步去获得答案。散性思维,英文是divergentthinking,指人们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时,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从而理解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奇妙和意境。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发散性思维,我先讲个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盖曼教授讲出来的。他说的是华盛D大学物理系教授卡兰德拉的一个关于气压的故事。
有一天卡兰德拉教授接到同事的电话,说是想请他当考试鉴定人。因为这个同事想给一个学生的物理题打零分,但是他的学生认为自己应该得满分……
龙爸开讲关注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