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古文观止》-029|第二十九篇|范增论
我们看范曾论范增,是项羽身边一个重要的谋士给项羽出主意的。看第一句话,汉用陈平这个人的计策兼疏楚君臣。君臣指的就是项羽跟范增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这里的汉指的是刘邦的军队,当时刘邦跟捍御两个军事集团都是反对秦国的。既然是两个军事集团就面临竞争,那秦朝被推翻之后,谁在当老大呢?是项羽还是刘邦?所以项羽跟刘邦必有一战,汉是刘邦集团,刘邦集团采用陈平的计策来离间疏远楚国的君臣关系,就是疏远楚国的项羽跟范增的关系。楚就代表项羽的军事集团,汉代表刘邦的军事集团。这个剑就是裂缝,缝隙的意思。离间就是让两个人关系有缝隙,有裂缝让关系疏远,破坏两个人关系。项羽就中计了,项羽就怀疑范增与汉有私私是私下勾当,私下来往。
项羽怀疑这个范增跟刘邦集团私底下有来往,于是稍夺其权,稍微夺去了范增一些权利,稍微的削弱了范增的权利。范增很生气,范增并没有私底下跟刘邦接触,感觉项羽这么不相信自己,很生气,说天下事大定矣,是就是局面,天底下的局面大概都安定了,君王自为之,你就自己处理,我那是不想继续干。他愿赐赐赏赐,希望项羽,希望您赏赐骸骨,还是身体骨头的意思,赏赐我这把老骨头回老家归祖母,祖母是。当时乡下的基层组织就等于咱们现在村儿,请赏赐我这把老骨头回村里养老。范增是不想再当官了。范增当时岁数比较大了,归位至彭城,还没有回到彭城老家居发背死车就是皮肤上溃烂的那个伤口,这是一种病。背上了这个区,这个伤口溃烂,范增病死了。
苏子曰,苏子就是苏轼,就是本文作者。本文作者评论说,增之去善矣。范增的离去,离开项羽,这是好事,不去。如果不离去,不离开,不辞职,羽必杀增项羽必然把范增给杀了。这项羽也没少杀R,独恨其不早耳。苏轼说我就很遗憾,恨是遗憾的意思。
范增怎么没早点离开项羽?早点离开,什么时候离开呢?然则当以何事去?那早点发生什么事的时候,范增应该离开项羽?是不是曾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的时候,范增曾经劝项羽杀掉沛公,沛公就是刘邦,但是项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到后来,项羽因此失去天下,刘邦打败项羽,刘邦建立了汉朝,当于是去也。
是不是应该在项羽不听范增杀刘邦计策的那个时候离开项羽呢?曰否不是还要提前增之欲杀沛公范增想去杀杀掉刘邦,杀掉沛公?人臣之分也是给人当大臣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