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学20讲-18《德充符》(二)不言之教中的至德者与闻道者
下面我们进入第十六讲。这讲我们来讲智人在人类社会的作用。
我们上一讲讲到了至德之所知对天地万物的这个根源性的影响。这归元性的影响在庄子对制得者的眸状当中,是一以贯之的,被强调出来的。但是这种影响如果仅仅是在这种膜状的状态当中,在魔咒的这个情况下讲出来,这个影响仍然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影响。
一个拥有值得高度的人,达到至德者的地位和境界的人,他的最直接的影响应该是在人类社会。好在人间事。那么这样的一个人间事的影响是通过什么来实现?有两种实现的方法。第一种实现的方法是对人间事的治理,作为最高统治者,作为王者或者作为君主来发挥对人类社会的或者人间事的影响。这是从Z治的这个角度来看。
我们注意到庄子对治理天下这件事儿,总体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态度,虽然这里面包含了对无为而治的这个理解。我们在前面也谈到过,就是庄子实际上认为治理天下得到最好的治理,这只能是历史的偶然瞬间。就是至德者偶然的成为了最高统治者,至德者偶然的成为了王者或君主。
但这种历史上的偶然瞬间是很难出现的。但是治德者在人类社会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庄子的文本里,治德者并不是如此的罕见。罕见到了几个世代才能偶然的出现一个。我们看到这个庄子里面描述了这么多的值得者,对吧?我们仅仅得出福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仅仅在鲁国出现的,在鲁哀公这个时代出现的至少就有两位,一位是王台,一位是艾泰塔。所以正德者不一定要在那个历史的偶然瞬间出现,至德者成为王者或者君主,那个时候才能发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制度者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它仅仅是在一个普通人的位置上仍然发挥作用和影响。而这个作用和影响就是教化。这里面其实很有趣,已经包含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或者隐含了一个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制统跟道统的分离。也就是说治理者Z治权威和教化权威的分离。
中国历史上这个Z治权威跟教化权威的分离,从孔子开始,在儒家的历史叙述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此前的圣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尧舜禹他汤文武周公,这都是王者或者Z治权威,没有任何问题。孔子可以说是在儒家历史上第一个有圣人之德而无王者之位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注意这个时候这桶跟道统就分离了,治理跟教化就分离了……
龙爸开讲关注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