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交课。
青少年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段时期,不仅需要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与升学压力,还需要在家长、老师、同学之间协作或竞争,协调各种关系。
特别是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心出现迅猛的质变,他们的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明显增强,情绪容易出现一脚天上一脚地下的猛烈波动。
如果青春期的孩子不善于沟通,不懂得交朋友,不能正确处理人际交往……这种社交能力的缺乏,会使他们极容易与同龄人发生冲突,甚至在校园里受到欺凌……
作为家长和心理咨询师,我看到很方原本开朗、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只是因为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建立友好的关系,而变得焦躁、孤僻、抑郁。
近年来做心理工作时,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存在社交问题。明明他的样貌、能力等条件都还不错,但他却害怕与人见面,对人际交往充满恐惧和担忧。
在父母看来,他只是“有点宅”、“有点内向”,但渐渐地他就害怕上学、拒绝上学,甚至一提到社交方面的事情就发脾气,并找各种理由拒绝出门……
青春期时,孩子们的生理发展迅速,但是心理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身体发展速度。这导致了这一特定时期的身心矛盾。这时的青少年容易出现一些人际交往、叛逆或各种情绪问题。
比如小Z。
她是一名15岁的初中三年级女孩。她从小就和父母住在一起,和母亲关系很好。然而,她和父亲关系不好,经常吵架。在她的父亲的眼中,小Z就是一个“叛逆”的孩子。
在学校的时候,她被一些正在玩耍的同学推来推去,有“校园欺凌”的嫌疑。
不久之后,她就遭到了其他同学的排挤,与同龄人的人际关系也每况愈下,直到分开升学仍无法解决。
自此,小Z对学校产生了负面情绪。由于学校的问题,她与父亲的关系变得更加恶化。
她还和两位老师关系不好,认为老师们是故意针对她的。
由于小Z不喜欢这两位老师,她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成绩大幅度下降;并且由于她不接受父亲帮她辅导功课,父亲认为她叛逆,双方关系一度跌入冰点,使得小Z的精神内耗加大,成绩下滑更加严重……
青少年本应是青春活力的象征,如今却被焦虑、压力、抑郁等各种负面情绪所围困。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
“孩子的童年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父母与孩子互动的世界,另一个是同龄人的世界。
同龄人群体在孩子的发展中扮演着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角色。”
人际交往作为孩子成长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将伴随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对他们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社交能力的孩子更有可能从同伴和老师那里获得信息和帮助,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与他人的积极互动可以缓解压力,缓冲许多心理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