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从小事情做起。
在学习本课程前,我首先要提醒家长们三点:
第一,接纳孩子目前能力的现状。
第二,相信孩子未来能力的潜力。
第三,世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但独特就是一种完美。
说接纳孩子的现状,就是说:如果孩子某些能力还没有体现出来,或者孩子身上存在一些问题,你不要着急。
因为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过了那一段生命,自然就会恢复正常。比如,两岁两岁时变得害羞,三岁时乱打人,四岁时还不会算1+1,五岁时还不会看书,六岁时不肯去上学,回家后还拖延不写作业……这都是正常的。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总有些“别人家的孩子”——两岁就热情大方,三岁就文明礼貌,四岁就会算十以内的加减,五岁就认识100多个字……事出反常必有妖,那这些孩子就是人妖,你愿意跟人妖学吗?
如果那些孩子表现出来的超常,是纯鸡娃的结果,一生还有很长,完全没有必要让孩子学习这些,因为以后上了小学都会学到的。
如果上述孩子是因为有天赋,那就更不用学了。因为天赋就是天赐的,那怎么学?你还能学会莫扎特三岁就会弹琴,六岁就会作曲?
不要再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妖言骗了,孩子的发展有他们自身的科学规律和节奏——有些孩子的智力会发展早一些,有些孩子的运动直觉强一些,或者语言能力发展得比较快……这都是正常的,家长完全没必要不淡定。
我们课程中会涉及到一些方法,有些用到自家孩子身上的效果会比较显著,另外一些方法似乎并不太好用。这也不奇怪,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孩子没有出现某种能力,可能是因为他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或者他已经过了这个成长的敏感期,不再适合这个方法了。
对于父母而言,最关键是接纳孩子目前的状态,不要因为孩子没有达到你的期望,就对孩子失望,认为他这不行、那不行。因为孩子还小,他有无限的可能性。
不能因为孩子在某一个方面的不行,就否定孩子的全部,否定孩子日后发展的所有可能性,应该相信孩子未来发展的潜力。
在家庭教育领域有一句很流行的话:静待花开。就是这样的,我们需要不停地浇灌,等待孩子发展出来他们的能力。我们要为孩子提供机会和舞台,让他有展示力的机会,把孩子的发掘出来。
有一种教育理念是:高要求、高支持。这种父母会对孩子的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并不是说一定都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是会给孩子回应。
比如,孩子出现情绪低落,父母就会立即给他共情;看到孩子把鞋子踢了,父母会知道这并不是孩子不乖,而是因为他系不好鞋带而产生了急躁情绪。
如果孩子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比如天天要求吃冰淇淋,那就明确拒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