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科普心理咨询师的长成...正文

心理咨询师的长成之路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心理咨询师的长成之路
文/龙爸开讲

心理咨询师的长成之路


如何能成为成熟的心理咨询师呢?有人说:得经过系统的学习;有人说:需要有资金的咨询师督导;还有人说:得需要很多时长的咨询实践磨砺……


不断内化技艺

这么说法都没错,简单说,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之路就是不断把心理学原则与规律不断内化的过程。
就像一位成功的外科医生,他外表显得极其干净、手术技艺精湛,可是你是否想过,他是如何走到这一趟的,那一定是在临床中死去活来折腾出来的。
天长日久之后,就把这种所需要的技艺练习成为一种近乎本能的行为,同时也在长期的磨练中形成了对于该职业高度的认同,就如同这世间成千上万的职来一样。

可是当进入某个段位之后,随着技术的成熟,他便没有了刚开始的那种兴奋劲儿,也不再有最初的焦虑。
最初时,来访者的记录能记上四五页,可是现在一般只写个七八行;原来时见来访者之前都会紧张不安,都要把资料一再复习,现在经常想不起来下一个来访者是谁,只是会面之前大概浏览一下档案。

其实影响并不大,因为那些所需要的技术早已经内化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随意挥洒即可。
可是,这个内化到什么程度会比较好呢?整体而言是内化到融入人格的程度即可。
这就好比腌肉,经过一段时间慢慢的熏制,肉的每一丁每一点都已经不知不觉的入味了。


老师与督导

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是从2013年开始接触个案,之前只是在从事心理学的理论学习,没有什么临床的经验。
现在回头看去,她大概是第三年开始入味的。
还是好,她的心理咨询师之路比较顺畅,没走太多弯路。

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带她入行的老师很好。
老师是大陆从事心理咨询最早的一批专家,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无用,老师都已经测试过了。
所以朋友前期黑暗中摸索的时间被大大缩短,一下子就进入了快车道。
说起来也有些凡尔赛,那些乱七八糟的知识连学习的机会都没有,需要恶补哪些书老师也标得清清楚楚。
更幸运的是当时她正好在一个实力很强、名气很大的医院工作,心理疾病的个案超级丰富。
根本没有经历到处找业务找个案的阶段,因为每天门诊的数量多,总归是可以分到她的头上。

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些能促进一个心理咨询师快速成长的因素都很必要,就像是你要练习健美,如果没有适当的练习频率,肌肉是不可能长出来的。
以我的经验看,要想练出肌肉,每周至少了做到10组练习,如果时间充足练到30组也不算多。
否则,不足以堆积出量变形成质变。

心理咨询的实践也是如此,来访者就如同撕开你肌肉的锻炼器材,撕开的时候并不会长肉,等你消化吸引之后向撕裂处不断输送新的营养才会长出更强劲的肌肉。

可是如果一开始撕裂的密度太高、伤口太大,那就很难有时间和精力长出新的肌肉;另一方面,如果撕的密度太小,只有一两下,这是不足以撕裂旧肌肉的,就算有一些撕裂也不足长出太多新的肌肉。

所以说,如果一个咨询师的个案量还不足20个之前,先不用谈别的,这个个案量不足以练出你的肌肉。

另外,在个案量积累的这个重要时候,找资深的咨询师督导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能找到个别督导更好,因为它相对于团体督导更有优势。


为什么这时需要找人做督导呢?

因为在咨询**算是新手,许多动作还不规范,这时你很容易受伤,也容易伤到来访者。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多找一些不同风格的资深个体督导,这样你的成长会更快。

那么,如果找到督导呢

那位朋友前后找过十几个督导,都是她自己找到的。
具体的方法是:先上数据库看别的咨询师的案例,如果觉得谁的案例有意思,就想办法找到这个人去深入讨论一下。

这种情况下,你学到的东西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你的目的性很强,而且你的知识框架已经具备,需要学习的只是局部的。
这样很容易学习到你需要的内容,比如跟着督导学习角色扮演,你就可以知道他们那一流派的妙处在哪里,如果运用和发力,这样会很轻易领会到各流派操作的妙处。


心理咨询师成长的几个忠告:

对于心理咨询实践而言,不管是精神分析还是别的心理学理论,都不再是一门科学,而只是一项技术,或者一门手机。

所以,在技术熟练之前,不要怕坐冷板凳

任何一门手艺的掌握,都需要反复的练习,尤其需要这个人可以沉下心来,吃得了苦、不能不耐烦,坐得了冷板凳,这很重要。

这个时代聪明的人实在太多了,这个时人也从来都在鼓励聪明人,而聪明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脆弱,不愿意吃苦、不愿意沉下心来做事。

前面说的那位朋友在圈子里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人长得好看、天赋极高。
可是又有谁知道她坐冷板凳的时候,一天能看多少案例呢?那时每天睡前都要下载好多文件,第二天早上到复印店去拿。

你一定会说,我有足够的天赋,不需要这些PPT,你可以有自信,不过这是在你做足了准备之后才能说的话。


还有一条经验,那就是从经验中不断学习

学习的本质在于从经验中学习。
说起来太简单了。
我们谁不是从经验中学习呢?

经验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
体验自己的经历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些人天生对自己的经历有很好的亲和力,而有些人则有病态的过度亲和力。
他们沉迷于它,他们的经验密度非常高,但他们无法从中学习。
有些人则离自己的经历很远。

如果无法从自己或他人的经验中学习,那么他的技艺就不可能熟而生巧,不能达到道的境界。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