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科普一文说清“精神分...正文

一文说清“精神分析”是个啥

发布于1年前    0评论    31阅读
一文说清“精神分析”是个啥
文/龙爸开讲

一文说清“精神分析”是个啥。


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咨询职业走进大众的视野,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的精神分析理论也逐渐为人知晓。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对于精神分析的了解,不过是“只知其名”罢了。当然,这里的精神分析并非原来的意思,是专指弗洛伊德开创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不算是一个很新的理论了,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心理学各分支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一支,用波澜壮阔来形容也不为过。

发展得快,也就意味着横向发展得也非常快,于是便有了上百个精神分析的不同流派,形形SS、五花八门。比如有一个流派把精神分析和依恋理论杂揉在一起,实际上是依恋理论的拥趸们披上了精神分析的外衣,扛着这张虎皮,在学术是打压精神分析领域的大咖或其他流派。甚至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首任主席也难以幸免。


这里便需要一个辨析,平常说的精神分析指的是狭义还是广义的呢

每种理论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否则就会在运用中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我们在平时所说的精神分析更倾向于指“经典精神分析”,而后来发展起来的精神分析流派,难道就不算是精神分析?

当然也算是的,只不过是为了理论引用的准确性,我们最好用这些流派的名称来代指它们。否则就很容易出现:有多少个精神分析师就有多少个精神分析的诡异现象,虽然精神分析是一个比较个人化的领域,可是这也是混淆精神分析术语的一种恶果。


那么,作为一个专业人士,是怎么理解精神分析的呢

一。精神分析是人们的生活慢下来,至少每周一次,最好是几次去查看我们的内心。特别是在中国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内卷越来越严重,能够慢下来真的太严重了。

二。精神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增加对于现实世界的耐受度,因为来自于社会的**太厉害了,如果没有一项心理**技术支撑,很多人都会崩溃的。

三。精神分析是可以帮我们在洗去铅华、本真面对自己,面对那个最原始的自己。只有在这个时候,每个人才是真正平等的,远比不穿衣服时更平等。当我们摆脱了所有其他的一切,置于心灵的层面,人与人才实现了平等。这种理解对于中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中国的等级观念一直比较重。因此,精神分析在中国会更有助于人们解放思想。


进入后现代社会之后,人们的焦虑感明显增加了,既是对于未知的未来,也是对发现人类心灵而言。事实上,我总是感觉“精神分析”这个词不怎么准确,如果换成“心理发现”似乎更确切一些。

对于这一领域,人类一直所知甚少,如果说这一百多年来人们对于心灵的了解增加了什么,恐怕也就是精神分析提供的一些不同的视角或方法,让我们可以更多的发现心理运作的底层逻辑。这就是心理发现。

人类社会的发展无非就是要延伸自己的智慧,一是向外部的客观世界延伸触角,跑到月亮上来,甚至有朝一日也会跑上火星去,这是拓展的第一个维度。

二是探索人类自身的奥秘。虽然每个人相对于浩瀚的宇宙而言如同小小的蝼蚁,然而人的心灵却一点也不逊色于宇宙之大。而精神分析就是探究精神世界的一种途径。尽管它并不是唯一的途径,西方哲学、东方的道家、佛学,都是类似的途径。

精神分析的迷人之一是它有很多个层次,它可以是一个工具、路径,在这个维度上理解的话,精神分析在这些年下来改变得并不大。然而从与其他理论的融合交叉上讲,精神分析世界就显示出来它的丰富多彩。刚开始时,精神分析就是一棵叶子不多的树,而现在这棵树已经是枝繁叶茂了。

不能把精神分析只作为一项专业人士才能使用的临床技术。它可以非常平民化,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时常做一番“心理发现”。哪怕是生活中的一件最平凡的事情,也不妨精神分析一下。


在心理学上,是如何理解精神分析的呢

一般而言,教材中会说到精神分析的三点。首先,精神分析是一种心理学的理论。其次,它是一种理解心理的方法。第三,它是一种心理治疗手段。

既然我们要搞明白什么是精神分析,那我们就把它掰开仔细看看。其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精神分析是什么,不是什么?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意味着符合这些特征的理论都是精神分析呢?

提供简单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你坚信潜意识理论,包括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其次,如果你还能承认并坚持结构理论,并相信存在超我、本我和自我。那么就可以认为只要是基于这两个模型所发展出来的理论或者技术,都是以精神分析为导向的。否则,那就跟精神分析无关了。

这样切分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避免内心的纠结,尽管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精神分析,但还是尽管用这个词来指代“经典精神分析”为好,特别是你需要跟他人分享你的研究成果时,尤其有这个必要。

0

评论

0条评论
最多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