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科普心理咨询师:别不...正文

心理咨询师:别不拿自己当回事

发布于1年前    0评论    15阅读
心理咨询师:别不拿自己当回事
文/龙爸开讲

心理咨询师:别不拿自己当回事


遇到不少做心理咨询的同行,都在抱怨客户太做精、自己被轻视,一句话就是人事不拿自己当专家。事实上,也不能怪来访者事儿多,因为咨询行业——不仅仅是心理咨询——都是鱼龙混杂的存在,有很多人嘴巴与水平不匹配,大忽悠到处都是。

即便是有些水平的心理咨询师,也经常会出现低能量的状态、处于崩溃的边缘。因此,也真不能怪别人对于我们的怀疑,恐怕自己也在经常问:

我是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吗?

这确实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你或许会看从业年限、接受过的培训、获得过的证书、知名度……这些确实可以比较方便量化,可是仍然见过很多咨询师,上面的条件都具备却在咨询中陷入困境,或者脱落率非常高的现象。


是否可以因此就说这些标准都不重要呢?

当然也不是,有一些量化标准,起码可以有一个初始的门槛,把很多非专业人员给筛选掉。就像西医与中医的现状,西医尽管很多时候也很扑街,它起码有个量化的标准,方便普及,也容易实施专业化。

再看中医,比如,号脉有量化标准吗?没有吧,如果没有,那就很难判断水平高低。而且中医的四大诊断技术:望闻问切,都是玄之又玄的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说,随便一个人都敢说自己是神医,近些年跌下神坛的神医不断见诸新闻,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因此,如果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参加各种学习是“必须”的

必须的意思就是“必要条件”,学了不能保证一定能成为好的咨询师,但好的咨询师一定要参加各种学习。这是心理咨询职业“专业性”的体现,如果没有系统性的理论知识,谈何专业?

虽然咨询师的从业条件有很多,比如天分,比如热情……但如果理论知识的底子太薄,或者不能融汇贯通,那就是跛子走路,心理咨询这条路注定不会通畅。

另外,不断的深造,也是重塑自己心理和整合心理咨询经验的过程。


最简单的判断

前几天对一个熟人发飙了,只是因为他也做了心理咨询师。他身上几乎没有一点心理学的专业性,却准备开咨询工作室接活儿了。

他来问我开心理工作室的细节,闻言直接把我雷得外焦里嫩,直接问他:你凭什么可以接案子?

这个人吧,也认知很久了,绝对不是什么坏人,可是我基本可以说:如果他做心理咨询的话,就是一个坏的从业者,一没参加过心理学的系统学习,二没以心理咨询帮助来访者摆脱困境的热忱。这种情况下,就敢接个案,胆子够大。

这就不仅是对心理咨询职业的亵渎了,甚至是拿自己的信誉不当回事。

如果猫呀狗呀的都来做咨询师,那么这个职业还有什么尊严可言,人家凭什么尊敬你?恐怕到最后连从业者自己都会你小偷一样瞧不起自己。

最简单的判断标准:

如果你想做心理咨询师,家里人找你这样的,你觉得怎么样?

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厌学,想找个心理咨询师,找你这样的,你认为行吗?

如果觉得可以,那你就开搞,否则,哪来回哪去吧!


也许有人搞不明白:怎么会有来访找这些二五眼咨询呢

也不奇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广告有钱就可以投,来访者的介绍人也是有提成的,至于广告主的咨询水平,帮他们宣传的恐怕来不及关心了。

实话说,认真选择心理咨询这个职业的人,都是有点“傻”的,因为学习曲线太长,花费也不斐,通常要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历练,耗费百万以上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从业者。因此,除非是真正喜欢“助人为乐”的人,才会加入其中。

而这些对于那些为赚快钱为目的的人,都是不需要的,唉,长此以往,必将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结局,把整个行业都祸害了。


难道那些不合格的咨询师不知道需要这样的成长过程吗

唉,装傻充愣呗。不存在“我不知道”这样的事情,他们压根儿没有在职业上成长的意图。你没看到很多咨询师都写着的“培训背景介绍”吗?

那么,你能说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尊严的人吗?

我之前也见过其他打算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我也跟他们讲过他们未来需要进行的必要的学习。他们可以考虑选什么课,但不选课是绝对不行的。但是,他们就是没有任何行动。

当来访者面对不专业的咨询师时,他就已经受到了“二次伤害”。

如果一些医院的精神科医生把病人转介给不专业的咨询师,或者一些咨询师把个案转介给不专业的咨询师,无论是出于公共目的还是私人目的,只要是从中获利都是不道德的。

0

评论

0条评论
最多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