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教急救焦虑,是因为你想...正文

焦虑,是因为你想得太多,这样做……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焦虑,是因为你想得太多,这样做……
文/龙爸开讲

焦虑,是因为你想得太多,这样做……


焦虑,是因为某些念头,无论如何都管不住、驱不散……


01

越琢磨,越焦虑

有位朋友小M,是有完美主义倾向的那种人,加上性格上有些敏感,所以她的烦恼就特别多,比如——

他人在她面前脸色一变,她就开始怀疑人家讨厌她;

做事总是顾虑再三,担心把事情搞砸了……

一旦真的把事情弄错了,她就反复在心中回味,责备自己怎么这蠢!

尽管小M一直小心谨慎,做事步步为营,可是一路走来并不顺利,磕磕绊绊不断。

她这种紧张兮兮的状态,周围的人在与她相处的过程中难以放松下来,因此小M极少有真心的朋友,时常会感觉到孤独寂寞。

她长时间的精神紧绷,已经导致了身体症状,神经衰弱、经常失眠。

小M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总是在试图说服自己:

不要想太多。

但是,她只要闲下来,就是止不住的回想刚刚发生的各种事情,让自己惶恐不安。

她不断的反刍,脑补着各种狗血剧情,猜测、假设,然后推翻再来一次。
她始终想不明白:

“我已经这么努力了,为什么一切都是团糟?”

那些怎么也散不去的念头,就是心头的一座大山,让她负重前行。

心里压力太大了,即便是不做任何事情,她也是累得要命,无法真正轻松的获得休息。


02

越想变好,越糟糕

一位心理专家说:

头脑中的不断盘算,可能形成死亡循环

思虑越多,就越可能在原地打转

小M的问题,就是过分敏感的关注错误,这些想法挥之不去,她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因此没有额外的精力投入到当下的生活中。

这是一种不断错位的恶性循环——不断的错过当下,不断的让她因此而后悔
这就是她的心里陷入死循环的根本原因。

小M参与的事情越多,她就想得越多,她的生活就越发混乱,就是一堆乱毛线中不断抽出来新的线头。


吉利根说:

任何一种负面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

小M的行为也是如此,她的担忧、顾虑的背后,都藏着想要变得更好的动力。

所以,大多时候,我们无须跟自己的问题硬刚,而是要发掘问题背后更深的机理。


03

不去想太多

既然焦虑的根源是想得太多,那么解决方法其实也非常简单:不让他去多想
当然,不能是命令式的,那样不管用。

 1.  切换胡思乱想。

这是最容易操作的一种方式,只有两步:

 ○ 警惕起来:一旦开始脑补,就提醒自己,开始要胡乱想了。

 ○ 马上切断:强行停止这件事情的思考,把思路转向其他方向。
比如,马上哼上一首几年前的歌曲、背一段心经、跳一段舞,等等。


 2.  接纳自己担忧。

焦虑的根源是担心即将到来的考验、可能发生的事情为自己带来不确定性。

个体有一些担忧是正常现象,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适当的担忧未来,才能做得未雨绸缪,这是一种积极行为,我们应该认可自己的焦虑。

人们焦虑的根源是:焦虑自己的焦虑
如果你接受自己的焦虑,这样就不会形成死循环,你也会学会释然。


 3.  增加确定性。

焦虑源于不确定性
那就增加事情的确定性,这样就会减弱焦灼感。

比如,即将到来的四级考试,非常担心自己挂掉。
那就多刷题,当你的模拟题都稳定到70分以上时,自然就消解了大部分的焦虑。

再比如,担心自己面临中年危机,随时可能被清理出职场。
那就需要研究公司的岗位发展计划,并加强自己的竞争力。
如此就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即将仍然可能面临裁员的风险,也不会特别焦虑了。


抵抗焦虑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适当做运动、制订时间表让自己忙起来、适时寻找帮助等,不过,从我自己的经历看,能做到以上三点,基本上就可以做到不焦虑了。

当然,你可能仍然害怕即将到来的结果,这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