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坏情绪-11从绝望到相信:当我失去对生活了信心2
所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流动的。所以就有点像我们用音乐做了一个冥想,也是很像的。所以这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关于整个我们去聆听自己的身体,看到自己的身体感受这个部分。
如何拯救坏情绪-11从绝望到相信:当我失去对生活了信心2
所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流动的。所以就有点像我们用音乐做了一个冥想,也是很像的。所以这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关于整个我们去聆听自己的身体,看到自己的身体感受这个部分。
下面我们说一下我们的第四个步骤,关于语境化,如何去描述一个更大的故事,看到更大的故事脉络。对于语境化这件事情来说,昨天大家可能都有所体会,在哀伤这样的情绪当中,我们是如何更去描述一个更大的故事脉络的。但就像我说的,虽然昨天大家做的练习是这个,但是这个更大的故事脉络一定是我们的智慧到了,就是我们的感受到了这里我们真的相信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故事脉络它才有意义。所以不要胁迫自己非要去看到这个意义,这是我想强调的一点。但是你可以有这样的一个意识,在更大的故事脉络当中看到我们的绝望故事,可能就是看到我们的绝望。我们现在此时此刻所体验到的绝望,跟我们的家庭,我们所处的社区社会以及整个社会的文化,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跟大家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前一段时间,我正好参与了一场联合咨询。然后在这个咨询里面的妈妈其实是带着非常绝望的心情来找我们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当时他的儿子今年已经23岁,但是因为他当时他是一名老师。因为他多年对自己的事业非常的用心,然后他也是一名特别称职的老师,所以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选择了去进修。可能在美国还是哪里我忘了,待了一两年的时间,然后回来之后可能也一直在事业上面会更有更多的投入。他就觉得好像错过了孩子的最关键的成长的时期。然后现在他23岁的儿子谈了女朋友之后,好像跟他的交流特别的少于是他在这个过程当中感觉到非常的绝望,他也不停的自责,在指责自己为什么没有当一个好妈妈。
当我在聆听他描述的这个故事的时候,其实我在这个过程里面看到的是更大的社会脉络。我们从弗洛伊德开始,其实当我们不断的去讲原生家庭的时候,尤其在中国原生家庭里面抚养孩子的主要的抚养人就是母亲。所以当当我们把一切的罪过都归因于童年,而童年里面抚养我们的人可能就是母亲的时候,母亲就成了全社会的公敌一样。我们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很奇怪的怪妈妈的文化,一切都是妈妈的错,而妈妈们也会不断的自责……